姜王这话锋一转,把话题抛给了齐王。虽说齐王对于吴国这等僭越之事感到蹊跷与不满,不过齐王本人却并不是太在意吴国是否会位列公卿士国。
晋国所顾及的是吴国会因此而得到更好的武力发展,作为各诸侯之中武力值最强的晋国是不希望出现这么一个潜在对手的。姜国自然因为地处南方,且日渐衰弱,如果吴国上位,很有可能会将自己替换下去。而齐国根本没有他们两家的这些顾虑。
首先从地缘上来说,吴齐之间相隔三千里,中间夹杂着大大小小十余个诸侯国,地缘上根本没有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而政治地位上也没什么可争。因为齐国是以商业繁茂闻名于世,是没有晋国那般般好战、善战,但其庞大的国力底蕴根本不惧任何挑战者。
晋国想让姜国当出头鸟,姜国又想拉齐国一起三家共同施压,而齐国只想旁观,并不在意结果。
只见齐王悠悠说道:“天下能人辈出,这也没什么好比的。我齐国不好争斗。”
短短片言只语,表明了齐王的态度。你们随便闹,我不掺和。
不曾想,齐王突然提了一茬:“晋国不是也有位转生者么?据说还是方外仙人转生,八岁便入了灵宫境,试问谁能与之相比?”
是的,在近些年,不仅齐国出了一位转生者,晋国同样也出了一位转生者。
所谓转生者,便是那些步入玄境的大能者,在肉身不堪重负之后,灵魂转入胎儿之中竟而转生。
并不是说所有的大能者都能有转生的能力。如台上那三位闻名已久的大能者,除了那位神秘的大祭司可能触及到了玄境之门,其他两位大能者是远远够不着转生的门槛的。尤其是那位体修的男子;转生者之所以能够转生,是依托于强大的灵魂,而体修者很少具备。
齐国的那位相貌二十出头的俊秀青年便是公认的转生者,至于他是哪位大能转生,却不得而知。
毕竟这天底下隐于深山,或是深居宗门的大能者怕也不在少数,有些甚至连本宗门的人都不知道有这些人物的存在。他们潜心苦修,试图在肉身陨灭之前突破到更高的境界,寿命延绵。不过,多数也不能如愿。
所以说,像齐国的这位转生者,虽然罕见,却倒也不会令人惊奇,这天下十万里的疆土之上,隔些年总会出现新的转生者们。
他们出生就会带有强烈的,且不受控制的灵力威压,随着年龄的成长而消散。这便是识别转生者的一种方法。
然而晋国这位转生者却与以往的不同,他诞生之时,那一方的天地都为之扰动,周围的真炁与能量剧烈的波动。初生之际隐隐带着些紫光。
这种转生者千年难得出其一,他们的前世是远超人们所认知的大能者境界。
虽说转生者并没有前世的人格和记忆带到今生。但晋国那位转生者,据说能够使出前世的一些功法。从这一点上来说,齐国的那位转生者与他便没有什么可比性。
“林璞尚幼,只是承蒙了前世的泽福,侥幸入得灵宫境。论起实力来说,比起齐公的外甥差远啦。”
晋王打了个哈哈,把皮球又踢了回去。他这里说的林璞,便是他身后的那位年仅十岁的孩童,晋国的那名强大的转生者,同时也是他的外孙。而齐国的那位转生者竟又是齐王的外甥。
不由的令人起疑,这些个转生者到底挑选目标,关注的是潜质,还是家世。或许二者皆有。
“寡人这一朝帝卫便有两位强大的转生者,还真是幸事啊。”
帝丁这番感慨,看上去是在高兴,可没有人敢附和,谁都听出了这位帝君的弦外之音。
如今朝廷的权势本就日渐衰微,偏偏在他登基之初,三大公卿士中的两个巨头,一家出了一个转生者。只要成长过程中不出岔子,数十年后,他们将成长为新一代的大能者。诸侯国的日益强盛,对朝廷来说,可不是什么“幸事”。
就在帝丁发出感慨,群臣鸦雀无声之际。那位大祭司突然以那微弱,却异常清晰的声音说了句话,敲打在了众人的思绪上。
“不是两位。”
他那双尖锐如针芒的目光投向一席。
“是三位。”
众人惊骇的顺着他的目光寻去,投向了吴国的几个席位。
卫昭被他那尖锐的目光刺中,虽然二人相隔甚远,却还是令他顿感浑身不安。他试图融入周围的那些人,试着将目光投向哪里。却发现,所有人都在望向他。其中,神情最为复杂的莫过于吴王昇以及姬文仲等三人。从他们的眼神里,卫昭读出了疑惑,似乎他们在问:你居然是转生者?
就在大家伙都觉得是卫昭藏的太深了的时候,这位大祭司却又话锋一转的说到:“两个人转生,一个天转生。”
帝丁问道:“国师,这如何解释?”
大祭司若有所思的抿了抿嘴,缓缓说道:“老朽也不知道。吴国的那个孩子,他的灵魂与肉身之间没有完美的契合,这是转生者的迹象。但……他的灵魂没有任何转生者的气息。他的神魂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