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宝石耳环(1 / 2)

从老太太的手里换到了铜火盆,韩朴心里乐开了花。

老太太的脸上也乐开了花。

她换的东西是最多的,三袋米面油啊。

韩朴看到老太太那表情,脸上有些不忍。

司马玮注意到了韩朴的这表情,拉了他一把。

“做商人,就要做奸商啊,没看到那老太太脸上多么的高兴?你要是跟她说你收的这铜火盆很值钱,是古物的话,你说她会不会很后悔?会不会不开心?现在,她开心,我们也开心,皆大欢喜啊,不是吗?”

司马玮的道理有些似是而非,但韩朴发现自己能接受这种说法。

看韩朴不再受到良心谴责,司马玮悄声问:“这铜火盆很值钱是吗?”

韩朴点点头,说:“这应该是辽金时代的铜火盆,有着很明显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特点,虽然也尽量仿造了宋朝的器物精美造型,但造型还是比较粗犷,尤其是火盆底部的民族文字,更是说明了一切。”

司马玮截口说道:“我不是想知道这东西是辽代的还是宋朝的,我问它值多少钱?”

“保守估计,大概在二十万左右吧,如果解读了火盆底部的文字,还有史料记载的作用的话,怕是过百万都没有问题。”

司马玮倒吸了口冷气。

“这么值钱的啊?可是发了呀。”

韩朴也很高兴,只用了两袋子米面油就换来了一个可能价值百万的古董,这种事情换成是谁都会非常的高兴。

等整个野鸟沟留守山民们换的东西差不多的时候,韩朴的货车上的货物也已经消耗了五分之一,但这已经超出了韩朴的预估。

原本他们没想到在第一个村庄就会换出去那样的东西。

看在野鸟沟已经不太可能找到什么好物件,韩朴和司马玮商量了一下之后,就准备启程去下一个地点。

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等一下,我有东西要换。”

“是什么东西?”

韩朴和司马玮两人转头,看向那未成年的大男孩,这不就是刚刚用价值几十万的铜火盆换了米面油的老太太的那个重孙子吗?

大男孩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来了两个耳环,耳环是镶嵌着蓝色宝石的黄金环。

和现代流行的耳环不同,这种耳环是黄金钩状的,将近五厘米长的黄金细棍下是一团缠绕拧成的黄金线圈,小手指大小的蓝宝石就镶嵌在黄金线圈上。

黄金环已经发黑,可蓝宝石却依然熠熠生辉。

“你们看,这个值多少?我不要换东西,我要钱。”

韩朴接过了那蓝宝石黄金耳环,仔细端详。

“我知道这东西很贵重,你们不要诓骗我,我要很多钱,知道吗?”

那个大男孩如是说。

司马玮道:“孩子,这东西一看就不是你的,是谁的?”

大男孩说:“你别管,这耳环你们不要,我可以找别人卖去。”

司马玮看向韩朴,此时韩朴也已经鉴定完毕,暗中冲着司马玮伸出了无名指。

司马玮张开手掌,跟那少年说:“五百块,我们买了。”

少年哼了一声,从韩朴的手里抢过了耳环说:“这是我太奶奶陪嫁的,老物件了,老值钱了。”

“那你准备卖多少?”

少年想了想说:“十万块。”

司马玮不动声色的向韩朴看了一眼,看韩朴微微点头。

司马玮马上说:“太贵了,五千块,我们要了。”

韩朴一愣,自己点头不是表示这耳环指那个价格吗?怎么司马玮自作主张把价格压低了那么多。

少年气愤地道:“不卖了,不卖了。”

司马玮看少年转身要走,急忙叫住他:“一万块,再多不行了。”

少年微微犹豫 一下,还是没有停步。

“三万,要不是老物件,我们才不会出这个价。你可以到城里珠宝店去打听打听,就算是最大牌的耳环也不可能卖到这个价,何况这耳环样式这么的老土。”

少年似乎被司马玮的话说动了,转身,说:“成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因为要到山里来收货,韩朴和司马玮自然会做好准备,提前取了大笔的现金。

司马玮马上拿出了三捆钞票,但并没有马上给少年。

“孩子,你偷拿了你太奶奶陪嫁的首饰,要是被你太奶奶发现了,可不妙呀。”

少年说:“是我奶奶让我来卖的。”

少年说完,拿过了钱,过了吊桥,直奔家里。

“看来这老太太的家里是缺钱了呀。”

韩朴说:“要不,咱们打听一下,看有什么能帮一下的?”

司马玮拍了拍韩朴的肩膀,说:“你呀,别烂好人心肠泛滥了好不?别忘了,现在我们可是奸商啊。”

韩朴耸耸肩,说:“不过,看到老的老小的小,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