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朴随手将刚刚花费500大洋购得的鼻烟壶扔到了地上,踩上了一脚,彻底地踩扁,然后一脚踢出去,准确无误地将鼻烟壶物归原主。
正在因为开张坑了韩朴五百元的矮胖子眼见着一个东西从天而降,砸在了自己的摊位上,把他吓了一跳。
他仔细一看,好眼熟啊。
瘦子大叫了一声:“老吴,这不是你的鼻烟壶吗?被人踩扁了呀。”
两人同时抬头,向着韩朴的方向看去,偏巧不巧看到了韩朴迈着春风得意的步伐走进了一间古玩商铺。
胖瘦两个古董贩子互相对视了一下,几乎异口同声:“那小子发现了?怎么没来找茬?”
韩朴才不在意胖瘦两个古董贩子怎么想,他随心而为,包括走进的这家古玩商铺,也是随意为之。
一个穿着仿古服装的店员走过来迎接韩朴。
“这位先生,你需要点什么?”
“我来卖古玩。”
“哦,请稍等一下,我请我们鉴宝师父出来。”
很快,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走出来,询问韩朴:“请问你要卖什么?”
“是这个。”
韩朴拿出了刚刚到手不到三分钟的那个玉簪子。
中年鉴宝师脸上期待的表情一下就变了,疑惑地问:“一个玉簪子?”
韩朴点头。
“这位顾客,我不想打击你的积极性,但是玉簪子这种物件,就算是有个百年历史的,怕也是过不了万元的价码,何况你这簪子的式样过于花哨,刻意雕琢模仿的痕迹太浓厚了,仿品罢了。”
韩朴愣了愣,递给中年鉴宝师的手也停在了半空。
“这位鉴宝师父,你连簪子都没有摸,怎么就这么笃定是仿品?”
“我倒是问你,这簪子怕不是你从我们店外边门口那个胖子老吴的摊位上淘换的吧?他那摊位上的货,大部分都是工艺品而已。”
中年鉴宝师没有揭穿矮胖子的摊位上卖的古董都是假货,只用工艺品来替代,已经算是给那矮胖子面子了。
韩朴点点头,说:“你说的没错。但鱼目混珠可知道?在他那一摊位上的所有假货当中,这个偏偏就是假货中的假货,却也是真品当中的真品。”
中年鉴宝师一愣,问:“你说的什么意思?我没有明白。”
韩朴道:“我想,你还是好好的鉴赏一下吧。”
看韩朴那双明亮的眼神那么的笃定,中年鉴宝师微微犹豫了一下后,将玉簪子拿到了手中,仔细地进行鉴别。
中年鉴宝师看的很仔细,用的时间也不短,表情却是始终没有多少变化。
大概有三分钟左右,中年鉴宝师将手中玉簪子放下,认真地说:“经过我专业的鉴定,这就是一款仿汉代白玉饰品的工艺品而已,看着做工,明显粗糙打磨的缺乏耐心,玉料也参差,并不是真正的汉白玉,仅从这两点上看,根本不值钱。”
韩朴叹了口气,接过了玉簪子,说:“我刚刚说过,这是假货里的假货,我并不否认这是一款仿汉代玉石簪子,也没有否认它的材料普通,但你就没有看看这簪子的年代?”
“年代?”中年鉴宝师心中一动,目光再看向玉簪子。
韩朴将玉簪子举起来,对着阳光。
阳光透过了玉簪子,只有部分光的折射,呈现灰白色的玉簪子一点都没有高级玉料的那种晶莹剔透,不过,里面斑驳的红点黑点蓝点却在阳光下浮现出来。
“这位鉴宝师,你应该能够看到这些沁色了吧?”
“沁色?”
中年鉴宝师急忙靠近,仔细地端详。
好一会儿,中年鉴宝师失声道:“还真的是沁色,不是仿沁。也就是说,这玉簪子真的是古物?”
韩朴点头,说:“古董这种东西,具有三种价值,分别是历史价值、科技价值、艺术价值,也有的古董因此材质等原因具有特殊价值、通货价值等等,不过,我认为,自然叫做古董,那么历史价值应该是第一位。”
中年鉴宝师在行业里也摸爬滚打了二十来年,如何不知道韩朴说的道理?也跟着点点头。
“这位客人说的没错。只是,我太过注意工艺,材质了,至于说历史痕迹,也有太多的方法可以仿古做旧,这根太像是做旧的了。”
韩朴说:“不错,这跟玉簪子是做过旧了,但那是一百多年甚至是更早之前的做旧,仿品也是一百多年前的人做旧汉代白玉簪子。那个时候用的方法和现在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当年做旧的痕迹因为年代的关系已经剥落得丝毫不剩,但因为时代的沉浸,形成了沁色,这沁色丝毫无规则,根本不是现代工艺能够仿沁出来的。”
中年鉴宝师点头,同意韩朴的说法。
“我怎么都没有想到这会是一个一百多年前的人的仿制品。能让我再测试一下这玉簪子的年代吗?”
“当然可以。如果我没有估算错误的话,大致在一百五十年到一百八十年之间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