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主战主和(1 / 2)

从队伍中站出来的正是兵部尚书孟世。

他如今半弯着腰,手中拿着玉牌恭敬的回禀着,话语间尽是担忧着当今的局势。

“陛下,最近东北方向紧邻的一些国家发生了一些摩擦,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我国那片地域的安稳,恳请陛下再多派些精兵前去驻守,守护我国百姓的安全。”

对于这事,夜屿宁在听完后就允下了。

东北方向的那个位置,能发生摩擦的两个大国便只有北昌国和东燕国了。

因为两国地域划分的不是很明显,永济那片城池就成了两国的纷争之地。

再加上永济城本来就物资丰富、盛产玉石,谁一旦将此地收入囊中,对于国力的提升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时常发生冲突战事也是在所难免的。

宗陵国临近它们,一直没有插手两国的交锋。

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只要战火没有波及到宗陵国,可以先观望着,视情况出手,以获取最大化的利益。

“西玦国的情况如何?”

宗陵国位处中央,是利也是弊,该是要做好防范的。

兵部尚书孟世闻言接着回禀着。

“回禀陛下,西玦国最近很是平静,与宗陵国积极的进行着贸易往来,紧邻的地域暂未有冲突发生。”

他用了“暂未”二字,夜屿宁也明白他话中之意,现在看似一切平和,暗地里不知有多少波涛在翻涌着。

“诸位爱卿对于现在的局势怎么看,该采用什么应对之法?是战是和?”

他对着底下的朝臣问着,议论着应对之策。

这时从队伍一侧又走出来一人,是礼部尚书喻成文,平常负责着国与国之间的外交。

“回禀陛下,依臣之见,不必急于挑起战事,摄政王已经与南桑国的陛下缔结盟约,这为宗陵国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之后可以继续实行着。”

“像与西玦国这种贸易往来的国家,可以稳住好关系,结秦晋之好。”

他这话一说完,殿内不少主和派纷纷点头应和。

当然也有一些主战派表示反对,不少朝臣出来反驳着喻成文的观点。

两派谁也不让谁,你一句我一句,各有各的道理。

大殿之内好不热闹,此时双方已经展开了数轮口舌上的交锋。

面对此等激烈的场面,夜屿宁的面上自始至终都很平静,保持着帝王应有的姿态。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学习,他已经不复最初那个畏畏缩缩、不知所措的模样。

再加之,如今皇兄就坐在他的身侧,夜屿宁心中就像有底了一般,背脊一直挺直着。

如今他高坐在龙椅上,可以清楚的将下面所有人的神情举止尽收眼底。

沈天磊作为主战派的领头人物一直没有站出来。

“不知沈将军对于这事是怎么看的?”

夜屿宁自是注意到了这点,特意点名让他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主战派的众人在听到陛下这话后,纷纷将视线放在前方沈天磊的身上。

他作为宗陵国的大将军,向来是支持主战的,这般想着,他们纷纷放下心来。

但沈天磊开口的那句话直接让众人惊掉下巴,不可置信的看向他。

不仅仅是主战派震惊,就连主和派的众人也觉得匪夷所思。

“臣以为,主和大于主战,现在的局势正如礼部尚书所言,不必急于挑起战事,可以与西玦国结秦晋之好,这无论对于宗陵国还是西玦国来说,皆是利大于弊的事情。”

在沈天磊说这话时,夜肆沉就暗自打量着他,从对方眼中可以看出,他说的句句真切,句句为国为民。

只是他如今突然转变态度,以夜肆沉对他的了解,心知这不符合他一向的作风。

事出反常必有妖,看来得好好调查一下沈天磊了。

夜肆沉不动声色的压下心中的思量,接着静静的听着殿内的讨论。

“沈将军的态度朕知晓了,今日对此事大家也各自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朕都会好好思量,最后再下定论。”

“诸位还有事要禀吗?”

见再无人应答,夜屿宁就结束了早朝。

一下早朝,他就将摄政王请入了承乾殿。

“皇兄,你对于今日朝堂辩论之事有何看法?是主战还是主和?”

在听到夜屿宁的问话后,他并没有急着说出自己的观点,开口反问道:

“陛下你认为依照现在的局势应该作何选择?”

夜屿宁仔细回想了一下,“主和会好一点,还没有到非战不可的地步,能少起战事便会少一些生灵涂炭。”

说完这话后,他突然沉默下来,抬头认真的看着夜肆沉。

“皇兄,你的选择也是主和对吗?就像你当时与南桑国达成协议一般。”

夜肆沉闻言点了点头。

正如夜屿宁所说,若能兵不血刃,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