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摄政监国(1 / 2)

半月不到的时间,宫中已全然换了一幅景象。

自康和帝驾崩以后,那九五至尊之位一直空荡高悬。

宫中之事一直由九皇子殿下统管。

他如今虽才二十,但是其狠辣血腥的手段足令朝野上下闻之变色。

对于九皇子之前的谣言,宫中之人也是知其一二的。

血红异眸,惑乱天下,实乃不祥之人……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他死在了冷宫中的那场风寒之中。

但谁知,竟在几年后回到了宫中,如今在整个宗陵国已是无人敢惹的存在。

那些关心社稷的老臣对其很是畏惧,宗陵国的国运在他们看来很是堪忧。

今日,他们都被下了一道指令,朝中百官如今都已在皇宫殿内等候。

虽那道指令上没有明说,但是他们也心知肚明,如今朝中反对九皇子之人已经被尽数处置干净。

在他们留下的这些人当中,要么是九皇子阵营当中的人,要么就是一开始就保持中立的一方。

如今他们皆都屏息等候着九皇子的到来,今日应就是他登基之日。

作为一国丞相,百官之首的沐长朔自然也在这其中。

这些年他一直不干涉、不参与宫中的党派之争,他终是躲过宫中杀戮的一劫。

但是此时他的眉间满是凝重,还夹杂着丝丝忧虑。

没想到他尽心尽力辅佐的王朝如今竟是如此结局。

自康和帝驾崩以后,这宫中的形势就混乱纷争了起来。

沐长朔一方面对九皇子可以出手结束这混乱局面而感到宽心,另一方面他又在忧虑着宗陵国的未来。

九皇子的狠厉和嗜杀令他担忧,他虽统摄了朝堂,但这条路也是踏着尸山血海带来的。

这样的人,真的可以令宗陵国百姓安居乐业,令宗陵国国运昌隆吗?

不由得他微微叹了一口气。

他或许该告老还乡了,他在这丞相之位也待了数十载,到时新帝登基必是会整顿朝中势力。

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之前先帝在位时,他殚精竭虑、忠心不二,无愧这社稷。

如今九皇子若成为新帝,他虽在此之前鲜少接触他,但是以那人的手段,日后势必会高度集权。

到时他身为百官之首自是难逃一劫。

他就算不是为了自己,也要保全自家的妻儿,这个位置他不能再久待了。

思绪间,一身玄袍的男子缓缓步入殿内,因他的出现,殿内顿时变的一片死寂。

所有朝臣都低着头,不敢抬头看向来人。

直至夜肆沉走至殿内皇位之时,缓缓开口。

“今日叫诸位前来,便是来商榷拟定好这皇位之人。”

阶下诸臣听到他这话中并没有一丝征求的意思,便知他已经定好了人选,虽说是商榷,但实为命令。

再说他们也无权反抗。

“让殿外的十七皇子进来吧。”

没想到会听到他的这一句话,殿内的大臣无一不是心生震惊。

九皇子这是为何?十七皇子不是早已被贬黜到了荒凉之地吗?如今为何会出现这皇宫之内?

随后他们将视线转移到了大殿门口。

只见殿外之人此时身上竟穿着一身黄袍,但因他脸上的稚嫩胆怯的情绪明显,一时竟将那黄袍衬得有些滑稽。

来人正是十七皇子,夜屿宁。

因众人的目光,他一时不敢迈步进入这殿内。

“还不去将新帝请上来。”

夜肆沉虽见他这般扭捏胆怯,面上并没有出现丝毫的不悦。

但那道不容置喙的声音令人心中不寒而栗。

“奴才遵命。”一旁的总管太监对着夜肆沉毕恭毕敬的回应道。

李福才他在这吃人的宫中能一步步从开始的杂物太监到如今的总管太监,他自是懂的看脸色和形势。

如今虽说殿外的那位十七皇子会是这宗陵国未来的皇帝。

但是明眼人都看的出来,那不过是九皇子殿下扶持上来的一个傀儡,这真正掌权之人还是九皇子。

“陛下,请吧。”

李公公疾步走到十七皇子面前,对他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只是这言语间的态度,并没有对陛下应有的态度。

夜屿宁此时有些僵住,但还是不敢停留,随他进了殿内。

低头间就走到了皇位前。

因腿有些哆哆嗦嗦,便迟迟未坐到那皇位上。

“怎么?陛下是不想当这皇帝吗?看来还是本王疏忽了,那便换了吧。”

这话一出后,殿内的那些大臣便将头低的愈发沉了,心想这十七皇子恐怕命不久矣。

夜屿宁像是听明白了,立马坐在了皇位之上,只是他的身子很是僵硬。

“我当……我当……”他说话的声音很小,满是怯意。

夜肆沉听闻眸眼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