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风谲云诡(1 / 2)

皇宫,承乾宫。

这里正是康和帝的寝宫。

入目满是金碧辉煌,殿内梁上和柱子上雕刻着数只盘旋的金龙,这些细节无不彰显着殿内之人的尊贵地位。

只不过虽是在白日,康和帝的神态竟有些疲倦,看起来不像是一个四十几岁的人该有的状态,有些垂垂老矣。

“陛下,该喝药了。”

一道千娇百媚的声音从殿外悠悠的传了进来。

康和帝有些疲倦的抬眸,来人是淑贵妃,在她身后还恭敬的跟着一个端着汤药的宫女。

“爱妃,你来啦。”

虽他话中满是宠爱的意味,但是淑贵妃知道他看向她时,眼中没有真情。

哪怕如今日日来看望他最多的便是她,但她仍旧没有走进他的心里。

如此想着,淑贵妃的眼中就划过一抹决绝。

是他无情在先,那就休怪她不念情谊了。

随后淑贵妃不动声色的敛下心中的思绪,对康和帝露出了一抹关切的笑意。

转身拿起身后宫女端进来的那碗药,来到了康和帝的身旁。

“陛下近日批阅奏折、政务缠身,想来很是操劳,臣妾担忧陛下的龙体,便让太医院熬了些调养身子的药,陛下您趁热喝吧。”

“爱妃劳心了。”

说着康和帝便接过那碗药喝了进去。

淑贵妃随后给他轻柔的揉着肩膀,动作规律有序,一时间,康和帝惬意的闭上了眼睛。

身后那道软声细语的声音似是无意的响起。

“陛下,可是有什么忧心事,这眉间竟未曾舒展。”

康和帝闻言,眉中郁色更盛,“邻国和约的那些国家近些日子竟又开始骚动起来。”

“这……陛下不是与他们做了和平协议吗?怎会……”

说话间,淑贵妃似是满目的忧虑。

这话一下子就说到康和帝的心坎上了。

“若仅仅这一件事情便也作罢,只是简州地区又似有瘟疫爆发,可是现如今事发紧急,还没有酌定下适合的人选前去抗灾。”

闻言淑贵妃的眸子微微低垂:“宫中几位皇子殿下也过了弱冠之年,何不让他们给陛下您排忧解惑呢?”

康和帝是一个十分多疑又崇尚迷信之人,往常所有的权势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只是如今这情况危急,他若不放权派人平定的话,这北有豺狼虎视眈眈,南有瘟疫爆发肆虐,情况实属危机。

所以淑贵妃这话也是给他提了一个醒。

如今也是时候动用他们了。

“以你对太子和四皇子的了解,爱妃觉得派谁去为好?”

“这……臣妾怎敢妄议朝堂之事!”

听闻,淑贵妃似是有些惶恐,说着便要给他跪下。

康和帝见她如此动作,伸手止住了她的动作,眼中对她的猜忌也少了几分,神情放的有些温和。

“爱妃不必惶恐,当时太子和小四也曾在你的宫中抚养过一段时日,想来你应是对他们的品性有些了解,随意说说。”

淑贵妃随即放软了身子,恭顺道:

“太子性情直爽,平日里也开仓救济劳苦百姓,想来是体恤民情之人;小四他虽刚到弱冠之年,但平日里对兵法很有研究。”

淑贵妃并没有明说,但是这话里的意思康和帝也是了然。

只是听她说起兵法研究,康和帝心中不免又想起了那个曾经被他贬斥到冷宫中的九皇子。

若是他还活着的话,他对兵法的造诣要远超他的那些兄长。

只是当他再次想起这么一个人时,小九竟然已经病死在了冷宫之中。

思及此,他的心中不禁有些怅然,终究是他有愧于他们母子二人……

等淑贵妃回到颐华殿后,一旁的流朱还是忍不住说道:

“娘娘,您今日举荐太子殿下前去简州抗灾,若是此次他回来,毕竟会人心大涨,到时恐怕会对娘娘的计划不利啊。”

淑贵妃只是缓步的坐在软榻上,拿出了一封书信。

“他不是最喜欢假惺惺的做着救济百姓的事情吗?既然如此,合了他的心意便是。”

“只是这瘟疫肆虐,若不幸染病的话,回不回来就说不准了……”

听到淑贵妃这话以后,流朱才知娘娘真正的用意。

到时就算太子殿下没有感染瘟疫,便在回京的路途中杀了也无人可以诟病娘娘什么。

“娘娘您真是深谋远虑,流朱佩服。”

“最近太子在做些什么?”

“回禀娘娘,太子近日不知为何,没有再暗自去那风月楼了。”

听闻她这话以后,淑贵妃眼中似有些警惕。

“好好叫人跟着,本宫倒要看看他要玩些什么花样。”

说着,便将手里的信封递了上去。

“去给太子回信,说本宫已经帮他取得了这次救灾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