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江奋钦来找(1 / 2)

帝揽琼华 木饵 2759 字 2023-02-25

百官对北州雪灾争论不休,钱款到位了,但拨与不拨又起了争执。京江商案前,朝廷赈灾款已向北州拨了三拨,北州灾情不减反增。大雪连绵数日,灾情加重,灾民多了三成,冻死的病死的饿死的不下五千人。

可是拨了,钱款放下去就又是个无底洞,北州处于左朝北边,地域辽阔,土地贫瘠,骗的百姓多过数十万。不拨,不利于社稷,几十万黎民百姓悠悠众口,足以祸乱山河。

况且临近年关,百姓若是连个年都过不好,是为凶兆,全怨在君主不德上来,社稷怕是会动摇。因此,此灾祸顾煌十分重视。

林公公引顾兮入御书房。高位上一白影躺坐,修长纤痩的骨架生出莲花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气度来,极尽高雅。

顾煌的银眸亮如皓月。他的相貌俊美异常,虽是男的不好比喻国色天香,但实际上比国色天香还要艳上几分。

“皇上万安。”顾兮至圣前行礼。

顾煌从龙椅上起来,亲身把顾兮扶起来,“你想吃的汤山梨朕已经命人寻了,灼华说后日就可送达皇宫。”

“谢皇上。”顾兮心里面流出一股暖意,看到一旁被批注的奏折:“皇上可是为北州雪灾忧心?”

“朝廷多腐朽,兮儿可有解决之法?”

“朝廷历来派查督携赈灾款安抚,只是官员冗长一气,朝廷拨十成救灾款,一层一层剥削,用在北州百姓身上只剩一成。如此几次于百姓并无作用。所以,我认为不应再拨款。”

顾煌眉目紧皱:“不拨款,置百姓于何处?”

顾兮所言即是事实,可不拨款,置百姓于不闻不顾,失了民心,何谈复社稷?

“皇上,赈灾款不拨,我们大可以物相抵。朝廷历年赈济灾祸拨的都是钱款,若是换了这习俗会如何?”

朝廷拨十成钱财,只余一成,损失九成。而拨赈灾物资,路上运送消耗两成,到北州能留得八成。顾煌眼眸一亮,此乃良策。

运送赈灾款的目的是为了换粮换药换物资,倘若把赈灾款换成实物,带到北州,中间可省去不少换兑时间,于百姓而言有益。

此外,赈灾物资上有特殊的红印标注,官员贪污极其容易被查出,除非吃了熊心豹子胆,否谁人敢顶风作案?

左朝如今是多事之秋,跟北赢关系微妙,邻国左彧国又虎视眈眈,最怕左朝疲态之际,左彧国趁虚而入,左朝就必须提前做好和左彧国打仗的准备。

可打仗需要足够多的军粮,战马。

这都需要钱款。

偏左朝今年大寒,一半地区突遇雪灾,加重朝堂钱款消耗。

顾兮提的意见算是解决他的燃眉之急。

顾煌轻轻揉了揉顾兮的头,“朕多希望,你没有那么聪明,朕护你一生平安喜乐。”

顾兮笑了笑,眼眸一亮:“等皇上一统天下,我就只管享福。”

顾煌笑了笑,说了句:“傻丫头。”

一统天下何其艰难。

除百年前东朝皇一统天下,成就二十年萧墘盛世外,何人敢立一统天下之志?

不是谁都能开创东朝盛世的。

顾兮目光坚定:“我相信皇上可以。”

顾煌登基后,励精图治,革新税法 ,整饬纲纪,左朝从末流国家一跃成为中原一霸,他有这个魄力一统天下。

段干煜被人送了回来。

狱卒本要给他上药,但是段干煜闻出来那药有顾兮的味道,就给要了,并没有上。

“皇上,您回来了。”浩见段干煜被人从马车下面请下来,赶紧过去亲扶。

浩把云舟的骨灰送回左彧国后,又迅速的来了左朝,他想为云舟报仇。

段干煜身上伤痕满满,路上已有昏厥之意,到小院是如何也撑不下去了,倒在浩身上。

浩把大夫请来,给段干煜治伤。大夫看了看段干煜身上的伤,眉头紧皱:“这么重的伤能活到现在真是命大。”

大夫点烛将刀烧的炙热,拿刀把段干煜身上的脓水肉腕去,上药包扎。浩在一旁看着心疼,教主这是吃了多少罪?

一切都处理好,浩问:“大夫,我家公子何时能醒?”

“最晚明天。看他这样像是有武功底子的人,醒来后半个月内切记不要动武,切莫坏了身体根基。”

浩将大夫说的话一条一条记下,恭敬送大夫离去。

江奋钦带着重礼来小院拜谢恩公指点,段干煜重伤昏睡,江奋钦瞧了瞧,忙介绍京都有名望的大夫。

浩琢磨江奋钦是个知情暖的,“我在这谢过江家主了。”

一声江家主把江奋钦哄的高兴:“客气客气,段教主于我有救命之恩,我做这些何足挂齿。”

江德海下放,江奋钦有功被任命为江家新一任家主,受任翰林院东院从四品中乘,隶属林少宇部下。

“江家主找主子可是有事儿?”浩看出江奋钦眉目皱着。

江奋钦打马虎眼:“我来一是看望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