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翊黄猜想夏振海遇到的那枚暗器很可能就是牛毛金针, 之前自己猜测牛毛金针是汉斯主教的,如今看来,至少应有两名一品高手参与其中。
夏振海负责四海帮的船运事务,很多事情需要他亲自处理,虽然军师顾白衣在,但事务太多,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于是很快告辞离去。
趁着给父亲守墓的时间,武翊黄将通过各方得到的线索汇总了一番,发现之前很多的猜想都需要再推翻重新梳理。
这一日,武翊黄在升仙观内修炼,仆人来报,说是自己师兄来访,人已经由太老夫人安排仆人带过来了。
武翊黄赶紧迎接,只见门口站着一名四旬左右的高大汉子,黄面无须,不怒自威,站得笔直,一看就是久经行伍之人。
“见过师兄。”
武翊黄见来人正是自己师兄高承简,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
高承简见状,回了一礼,笑道:“师弟无需多礼,为兄这次来,一是祭奠武相国,二是有件事想拜托师弟。”
“师兄何事差遣尽管明言。”
武翊黄知道自己师兄的性子,如非重大事情,绝不会轻易开口。
高承简笑道:“先不急,咱们先祭拜过武相国后再说。”
高承简在武元衡墓前恭恭敬敬的祭奠完毕,才和武翊黄回到升仙观,仆人送来茶水和吃食,二人坐定后,武翊黄问道:“师兄,您说有事需要我帮忙,不知是何事?”
高承简饮过一杯茶,才说道:“贤弟,想必你也知道父亲当年一直在写一本兵书,将其一生打仗的心得记录在册。”
“这件事我知道,曾经还帮师傅抄录过。但是师傅当年只是初稿,并未能完工。”
武翊黄自然是知道自己师傅南平郡王高崇文在晚年的心愿就是将自己戎马一生的经验总结并记录下来,以期传于后世。可惜的是高崇文直到病故都未能将书写完,仅仅写就了初稿。
高承简闻言,点头说道:“正是,父亲亡故时,仅仅只完成了初稿,但为兄这些年将父亲遗留的初稿重新整理,终于整理得差不多了。”
五武翊黄闻言,真心替师傅高崇文和师兄高承简高兴,起身施礼,笑道:“小弟在此就恭喜师兄了。”
高承简摆摆手,示意武翊黄坐下,缓缓说道:“我本想将父亲遗书整理好后交给朝廷,谁知书稿不见了?”
“不见了?”
武翊黄闻言一惊,书居然会不见,书肯定不会自己跑,必然是被人取走,但是谁会盗书呢?
“是的,不见了,我开始以为是放丢了,当我找遍府内所有地方后,都没有发现。因此,我猜测书应该是被盗了。”高承简说出自己的推测。
武翊黄觉得很不可思议,不由问道:“师傅虽然是当世名将,但兵法之类的书稿,谁会去盗这类书稿呢?”
高承简见四下无人,低声说道:“贤弟,会不会是叛逆盗书,为兄整理书稿之时,发现里面不仅详细记载了父亲的用兵之法,更有部分内容记载的是我大唐各地的地形、兵力部署,如果被叛逆拿到兵书, 后果不堪设想。”
“原来如此。”武翊黄恍然大悟,盗书之人的本意竟然是想通过兵书推断大唐各处的兵力部署等信息,如果按照这样推论,必然是各地叛逆盗书,但天下怀有不臣之心的人那么多,会是谁盗走的书呢?
“为兄如今身为嘉王傅,不能轻易离开,所以为兄只能来拜托贤弟,看能否帮忙追踪书稿的去向,并取回书稿。”
高承简说出自己想拜托武翊黄办的事就是追回书稿。
武翊黄闻言,无奈说道:“师兄,小弟如今丁忧,无朝廷琐事缠身,帮您追书稿,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人海茫茫,我又往何处寻找呢?”
是啊,天下这么大,没有半点线索,又该如何寻找呢?
高承简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但如今兵书书稿遗失,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必将导致生灵涂炭,这将是自己父子二人的罪孽。
“师兄,这事圣禀告圣人了吗?”武翊黄突然问道。
“贤弟,这兵书书稿实际上就是圣人让家父编纂的,圣人想让家父将用兵之法传授给大唐更多的年轻将军,因此密令父亲编撰兵书。为兄发现兵书书稿丢失后,第一时间就向圣人进行了禀告,但圣人还没有旨意下来。”
高承简说出了高崇文编撰兵书的秘密。
武翊黄心知朝廷必然不会放弃兵书书稿,肯定会安排专人查找,但如果是高承简自己找回来的,肯定会罪责轻很多,沉吟道:“如今兵书书稿丢失,我自当竭尽全力帮主师兄将兵书找回。”
高承简见武翊黄应承下来,愿意帮忙找寻兵书,提着的心算是落下了一半。
武翊黄说道:“师兄,你也知道,无尽没有任何线索,要想找回兵书不亚于登天,所以小弟不敢保证一定能找回来,但小弟自会竭尽全力。”
高承简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
南平郡王高崇文的所著兵书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