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忠武光颜(1 / 2)

明月满长安 洋芋箜饭 2525 字 2023-01-24

潼关,古称桃林塞,北临黄河,南踞山腰。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后于隋大业年间重建,又于天授年间重建,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东汉至德宗年间,多少名将在此争雄、又有多少甲士在此喋血。

潼关城建有关楼,楼高数丈,耸立在巍峨雄浑的关墙之上,城外开挖十余丈宽、数丈深的壕沟,两个城门洞供往来人员通过,关城西边是关西驿。

关西驿,距离潼关雄城就两三里地,驿站有房屋百余间,如今都已经住满了人。

武翊黄等人就在关西驿,因为有华州刺史、镇国军节度使、潼关防御使李绛的关照,武翊黄等在华州境内的行程非常顺利,地方官吏都能提供方便。

武元衡灵柩在驿站外搭就的灵棚内摆放,自有甲士护卫,武翊黄就在灵棚内搭窝守夜。

日暮降临,潼关城已经关闭,非紧急军情不可开关过人。

突然,七八骑飞奔而来,至关门前,奔出一人手持令旗,在关门前大声呼喊:“紧急军情,开关放人。”声音洪亮,在潼关城上空响起,中气十足,一听就知道是内力高强之辈。

潼关上守军闻言,值守甲士探出头来,高声问道:“何处军情?”

叫关骑士高举手中令旗,高声回答:“忠武军节度使麾下有紧急军情入长安,请开关门。”

值守甲士骂骂咧咧放下摇篮,叫关骑士将从怀中取出令牌和自己的腰牌放入篮中,任由值守甲士将摇篮收上去。

一名骑士对中间一名年纪约五十余岁的骑士低声道:“将军,潼关已闭,连日昼夜不停的奔走,我们何不明日再过关?”

为首骑士正是忠武军节度使李光颜,李光颜低声道:“如今淮西战事正胶着,圣人在此时召见,必然有重要事情安排。我不可久离军中,否则被淮西董重质发现,难保不趁机反攻洄曲,能早一天赶到长安就能早一日返回洄曲。待会过关后,在关西驿唤过马匹后连夜赶路。”

“将军所言甚是,属下明白了。”

护卫骑士跟随李光颜多年,乃是心腹之人,自然知道自己将军的脾气。

很说话间,值守甲士经过请示后,骂骂咧咧的下来将关门打开一个小缝,将令牌交回叫关的骑士,李光颜道了声谢后,帅护卫骑士快马加班穿过城门直奔关西驿。

近些年来,武翊黄武学进步极快,玄功已臻化境,每晚均需要运功数周天后才会歇息。

武翊黄所学玄功乃是以佛门内功为基础,又借鉴了道门和其他门派的优点改进而成,是当年武皇登基后,号召天下武学大宗师为武氏皇族整理而成,命名《太皇经》。因为《太皇经》高深莫测,百余年来,练至大成者,寥寥无几。

武翊黄运功期间,神游物外,耳目特别敏锐。

突然间,我武翊黄耳内传来一阵打斗呼喊声,武翊黄顺着声音仔细听去,发现就在驿站东侧里许。当下,武翊黄收功起身,出门寻到杜宪祥,问道:“杜兄,你可听到打斗声?”

杜宪祥闻言,仔细侧耳听了下,摇头说道:“除了蝉鸣鸟叫声,没有任何异响啊?”

武翊黄闻言,侧耳听一下,也没有发现声音,于是默运玄功,顿时听到了打斗声还在继续,于是说道:“杜兄,如今夜深人静,要不我出去走走,赛赛脚力?”

杜宪祥闻言大喜,早就想和武翊黄比试下武艺,于是欣然认可。

二人说走就走,目的地就是潼关城,看谁先到,杜宪祥一马当先,迈开步子,瞬间便出去七八丈,武翊黄知道杜宪祥的性子,摇头笑了下,脚下用力,一步跨出便是二丈有余。

杜宪祥回头看来,只见武翊黄三五步便追上自己,不由好胜心起,脚力运力,加快步伐,武翊黄也不急,闲庭信步般跟在杜宪祥身侧。

须臾间,二人便奔出里许,转过路头来,只见前面官道旁的一片空旷地,正有一群人在搏杀,道旁泥地里倒着二三匹骏马,剩余还有几匹骏马在道上徘徊。

搏杀一方身着铁甲,约莫七八人,手中制式横刀,有意无意护住一人,另一方黑衣蒙面,约莫十余人,兵器各异,疯狂进攻,双方正在激烈交战。

杜宪祥见状,停了下来,回头看着不急不徐跟在身侧的武翊黄,笑道:“坤舆真是好功力,这么远都能听到打斗声。”

武翊黄谦虚了一句,看着打斗的一方说道:“杜兄,看样子,又是贼人截杀官军,我们的活来了。”

杜宪祥见场中甲士人数虽少,但身手极好,打斗之间配合极好,极具章法,虽然处于下风,但进退有据,短时间不会落败。反观黑衣人,虽然人数众多,武艺高强,但配合并不是很默契。

杜宪祥当即说道:“坤舆,要不我们再比比手上功夫?”

武翊黄微笑点头,杜宪祥一声暴喝:“兀那贼子,胆敢截杀朝廷官军,还不速速束手就擒!”话音未落,人已经挺刀加入战团,直奔最近的一名黑衣人,手中横刀格开黑衣人的短戟,顺势一步撞入黑衣人怀中,一个膝幢,顿时将黑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