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周围邻居听到八栋有鸡鸭叫声时,那心情,不知道要怎么形容了。
羡慕嫉妒别人,然后恨本楼栋的人没本事不争气。
自己却依旧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
只有九栋紧跟八栋,他们也想法子弄回来几只家禽来养。
跟旁边散着的邻居有对比之后,九栋的人也慢慢凝聚了起来。
比八栋比不了,但甩别的人一截这成就感,妥妥的让九栋几个带头的人吃上了管理红利。
他们也找太阳能板装在楼顶,很快九栋夜里也有了灯光。
但八栋去水库电鱼这事,八栋瞒得死死的。
八栋楼前建了一排跟围墙一样高的棚顶,用不锈钢支架做梁,砖头柱子做支撑。
这楼前的遮挡棚,一是阻挡旁人随意窥探;二是放在户外的物资也需要挡雨避雪;三是极寒到来,没有遮挡的话,矮楼层会直接被雪封埋。
遮挡棚挡住了隔壁楼栋的目光,自行车驮了什么回来,不说出去别人不会知道。
像水库能电到鱼这种好事,当然要保密。
自己能薅尽量薅,等别人也想到做到时,他们已经收获好几批。
其实他们也不是第一批吃到水库鱼的人。
每天到水库运水的车队,他们也会想法子捞水库的鱼。
有用网网的,有用鱼竿钓的,还有下水抓的。
就是没人带电瓶下来电鱼。
倒是让八栋的人得了头筹,来来回回捞了几千斤水库鱼回来。
吃不完的,组织人杀好腌制晒干或烤干,当八栋的储备物资。
八栋的人忙忙碌碌,每天都有活安排,没人能闲散。
二月十八,明天就是2034年的春节。
南市没有丝毫即将过年的气氛,官方还在加紧扩建避难所。
因疫症死亡的人数,还是没有得到明显控制。
整个城市压抑中透着无边的沉重。
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各处还有打架抢夺生存物资的事件发生。
为了争物资,无所不用其极。
人命在末世如草芥,命案越来越多,政府疲于奔命也管不过来。
归根结底,都是因为物资紧缺。
那些没了底线的人都认为,都要饿死了还讲什么道德,道德既不能饱肚子也不能解渴。
还不如放下道德立地成魔。
没有足够的物资,就算暴力执法也没法减少罪案发生。
外头集结成团伙进行牟利活动的人,越来越多。
八栋从洪涝期起,就低调不了,周围小区知道他们有物资的人不少。
要不是他们步步为营,总在别人打主意前做好应对,八栋的楼早就被人攻破。
但即使他们建了围墙,设好防护,依然有人在密谋许久后,打算刮八栋一层皮。
大清早的,樊琳站在楼前的遮挡棚下,看着妈妈登记出库物资。
“油麦菜一筐,生菜一筐,芥菜一筐,豆芽两筐,草菇一筐还有鱼干一筐,一共七筐,再加点什么好?”
这是诸翊龙以小区名义要送给领导的“年礼”,要双数才好。
“要不多给一筐鱼干?”贺珊有点心疼的说道。
他们八栋现在也就鱼干最拿得出手,送多一筐他们就少一筐。
肉啊!好心疼。
在给皮卡车加油的诸翊龙,抬头看了看车箱上的几筐东西,觉得不少了。
“用不着再给鱼,送这礼是为了给他们看我们自力更生的成果。鱼不是我们养的,给再多也增加不了说服力,还不如多摘筐青菜。”
鲁宛芸觉得有道理,“那还是多摘点青菜来送吧。”
他们种的蔬菜都是不拔根的,就这么长一点掰一点叶子。
然后追肥,让蔬菜继续生长,这样可以持续收获。
官方那边其实也在努力恢复一些生产,像搞各种种植和养殖都在紧急进行。
只是没有他们八栋这么快出成果。
八栋在水刚退就马上开垦土地,而且菜种子在各家阳台已事前育苗。
土地一开好,一秒也没耽搁的开种,以最快速度争取早日自产补给。
八栋都收摘好几茬蔬菜了,官方避难所这边的领导,才勉强吃上一茬小白菜苗子。
现在八栋送这些菜过去,目的是让政府向各处的幸存者们推广种植,自力更生。
有他们做例子,废墟城市的幸存者,可以借鉴他们的生存自救方法。
努力搞生产,只要大家能自主弄出点吃的来,起码不会那么绝望。
说不定还能让那些为了活下去而放弃底线的人,能止住人性丧失的脚步。
在城市里搞种植虽然不容易,但总比没吃的等死强吧。
而且,通过不断跟官方密切维系,对八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对于八栋管理层的心机,樊琳只能表示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