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造纸、瓷器、校场(1 / 2)

我是神祇 山海清秋 2733 字 2023-01-22

在红砖技术完成之后,相关研究的骨板被全部移交给了建筑部门。

毕竟总不可能让好好的科研人才去烧砖头。

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互动。*

柯云那边对木炭窑进行了改进,耗材率有所降低,但对高峰给出的目标还是有些差距。

民用组还没休息多久,就有了新的研究课题送了上来。

那就是纸张的制作,周遭的野草虽然还很稚嫩,但那大量的植物纤维,表明了它是优质的造纸原材料。

也因此这野草有了自己的名字,那就是纸草。

高峰提供的纸板上有着较为详细的制作步骤,作为地球华夏国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造纸术显然是研究很深的一众技术,大体分为四步。

第一步分离,用草木灰水蒸煮纸草,进行脱胶,让其分散成纤维状。

第二步打浆,让食草虫充当刀具,将纤维截断,在用较大石头做成的石锤捶打成浆。

第三步抄造,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植物纤维编制的细密的捞纸器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均匀铺开。

第四部干燥,把湿纸放在太阳下晒干,然后揭下,就能造出天顶人的第一份纸张。

造纸的过程虽然简单易学,但前置要准备的工具还是不少的。

就那能装载纸浆的缸,肯定就不能小,最少得是伙食部那一口陶锅六倍左右的大小。

还有捞纸器的制作肯定不是单纯的一个两个,高峰要求的是十个为一组。

当前天顶人要做一条造纸流水线,就得花一阵时间。

更别说,因为高温烘烤,土胚砖顶不住,已经发生了裂窑的现象。

当前的所有窑都得拆了重建,必须要先保证木炭和红砖的产出。

才能保证其他事情能有序的进展,因此北区域的办公区还没开始建立。

大大小小的窑已经拔地而起,仅仅是刚入秋第三十天。

天顶人领地内已经有了一条完整的生产线,红砖首先被运用来修建烧制木炭的窑。

得益于红砖的耐高温和平整性,是土胚砖不能比的。

: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加上之前烧制累积的经验,已经能达到将送进木炭窑中的木料。

将其九成转化成木炭,剩下的一成可以说是正常折损,品质都还很不错。

毕竟天顶人可不能保证每一块木料的大小和受热都能完全的均衡。

这也达到了高峰给定的最低标准,至于百分百无损耗。

连前世的地球都干不到,高峰可不感奢望,大量的优质木炭推动了那大型砖窑的建设。

哪怕是过了仅仅九天,那大型的砖窑只修建了一半。

紧挨着不远的地方,还有这五处完全由红砖搭建的砖窑。

在稳定的出产砖块,以当前的产量来说,日产能已经达到了千块。

相应的木炭窑也有着数十之处,天顶人领地中可以说是全天都能见到浓厚的烟雾升起。

高峰可清楚的知道,这是污染大自然的现象,但为了文明的推进,却不得不这么做。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有地球知识的他,只能说是尽量把人类发展上千年累积的成果,以较短的时间内在新世界复刻。

至于更往后的东西,他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此时的他的手中整把玩着一个小巧的瓷碗,这是天顶人的一次尝试。

高岭土在天顶人的领地里也是有的,只是木炭的稀缺让馒头窑一直都只能用木材。

九天的连续劳作下,一百六十多个天顶人都拥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碗。

只不过这些都存放在地下仓库里,在没有房屋时,是不会将这东西拿出来的。

瓷器虽然好看,但成本和陶器来说,就比较高,而且易碎。

烧窑的伙食部成员为了做的更薄,花费的时间也多上不少。

所以高峰更倾向于将陶器作为普遍使用的存在。

他的目光放在了建造一半的砖窑之上,这砖窑可以说是仅次于神殿建造的大工程。

如果算上造砖的成本,那将是远超神殿,经过柯云和麾下科研人员的改进和计算。

这大型砖窑产出的砖块将能达到两万的产量,前后加热和冷却时间,大致在十天左右。

这已经是天顶人在夏日干旱时囤积砖胚库存的四分之一了。

也就是说,在秋季过去,快要入洞之前,天顶人就能建立起不少的房屋,烧制出足够的木炭,供养所有人过活。

此时整个秋天已经过了三分之一,冲击意识覆盖地区的野兽已经越来越多。

甚至还有一些比较小型的野兽,顶着神威的压力,潜藏在地下存活。

因为是草食性动物,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