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大人,为啥别人的都是大活,给我王雷安排这种小活”?王雷站起来不服的问。
“就你王疯子还想干大活?给你个小活就不错了,大家自行安排吧,散会”王宇说完头也不回的和司马长空走出了酒楼。
1895年11月3日
北京 紫禁城 乾清宫
光绪正与帝师翁同和、兵部尚书徐郙复及恭亲王奕商量总理衙门转呈的日本对于赎回辽南的价格。
恭亲王奕:“皇上,日人提出1亿两平库银赎回辽南之事,近日我们联合俄国、德意志及法兰西特使正在向日本人施压,但日本人态度强硬,还扬言如果我们不同意,他们就再派一个师团直取盛京,然后北上占领整个吉林。”
啪的一声,光绪将自己心爱的飘光绿茶盏摔了个粉碎:“日人屡屡犯朕,又屡屡羞辱与朕,我大清百万雄狮何在?数百战将何在?那耗费数百万之巨妄想建立海防的李鸿章何在?”
“皇上保重龙体啊”台下几人齐刷刷跪倒在地。
此时门口响起了报告的声音:奴才,内务府副总管刘诚印奉太后懿旨给皇上传话。
光绪吓得赶忙走下书榻,推开跪在地上的大臣,心有万般不愿,但依然在门开之前跪在门口等着,恰好此时刘诚印推开了御书房的门,站在门口对同样跪着的光绪行跪拜礼,然后起身开始宣读:“请问皇上,与那日人谈判为何还未签约?辽南何日可以回归?战事是否已了?战端切不可再起,如能以钱财换取我大清安宁,予之即可。”
说完刘诚印赶忙跑来将光绪扶起:“皇上恕罪,请皇上龙体快快起身”。
光绪没有作声,让太监自行离开,然后慢慢的走回书榻之上:“众位爱卿可看到了?这朝堂意见不一,宫内意见不一,政出多处,策出多人,让朕如何自强以为国事?”说着话锋一转问道下面仍然跪着的兵部尚书:“徐郙复辽东战事可有条陈与朕?”
“启禀圣上,前日接到白山快马急报:白山和辑安之间的石人镇发生激烈战斗,枪炮声从白天响到晚上,又从晚上响到白天连续三天不曾有停,也不曾有减弱的趋势,战斗期间曾有几次规模很大的爆炸声,响声震天烟冲云霄,期间从未有一名清军逃回,故当地知府无从知晓战况。”
“知道了,想来应该是王爱卿在带领自己的卫队与那日人交战,王将军果然不负朕望,以区区千余人缺粮少弹的兵力竟敢与七千余人的日人精锐陆军交战且已战至三日有余,真乃我大清之希望也。对了,徐爱卿,粮饷弹药是否已经送上前线?援兵可有赶到?”光绪心情稍好后又继续问。
“请皇上恕罪,粮饷弹药还有4日才到,援兵只有盛京将军的3营人马最快将于3日内赶到,其他各路援军最快的也要7日后才能赶到”
“为什么这么慢,朕要问罪于他们,这是想置我大清江山于不顾,贪生怕死妄为臣子,他们这是要眼睁睁的看着我的王爱卿以千余人的兵力在日军攻击下命丧黄泉,都什么时候了还在想着内斗,内斗,再内斗下去国将不国!”
“皇上保重龙体,这长白山区山高林密,可通行道路狭窄,又值天气转凉,行动不变,行军赶路困难重重,也怪不得前线将领”
听到这些光绪再也不想和这个兵部尚书有任何交流,转而看像自己的老师翁同和“老师,昨日你与我所谈甚好,我大清雄兵不可变成熊兵,我现在授予你处置全权,不论最后我们战胜或战败,此次凡贪生怕死、裹足不前、临阵脱逃、见死不救、愚蠢战败之徒都依大清律加重处罚。朕要强军,朕要强军”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辽东战报,辽东战报,王宇将军大败日军于辑安,王宇将军大败日军于辑安。
正在讨论战况和光绪等人突然听到八百里加急前线战报的声音由远及近的传来,也顾不得穿鞋,赶忙推开众人,两步并作一步冲出书房,站在台阶上望着眼前边大声喊“战报”边向自己飞奔而来的士兵。
“启禀皇上,王宇将军率部大败日军于辑安,斩获无数,收复辑安城,日军悉数被歼仅有少量逃回”士兵跪下手里的战报高举过头顶。
站在大殿台阶上的光绪头也不看,目光直视前方,大声说:“你,站起来,向着他们,他们还有他们,给朕再念一遍”
“是,皇上”士兵激动的站起来,打开战报,向着乾清宫对着的站满了锦衣卫和大臣的区域大声的念着战报简报:
启禀我皇,大清辽东镇边军指挥使王宇将军率军大败日军于辑安,斩获无数,收复辑安城,恢复我大清边界,日军悉数被歼仅有少量逃回!
此时台阶下的御林军与大臣宫女太监们非常默契的跪倒一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的光绪眼含热泪,这可能是自己第一次身体如此的通透,也是第一次彻底的享受被跪拜景仰的感觉,更是第一次感觉身子骨都强壮了起来,他故意让士兵在这大殿之前向着众人宣读,就是要让大家感受一下他光绪要励精图治强国强军了,他看重的这个异军突起的年轻将领终究没有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