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货店乱七八糟的日用品,买了一大堆。
孩子们跟着凑热闹,他们也不用,就是看着夫人花钱特高兴。
赵锦楠买买买的行为,取悦了自己,取悦了孩子们,更是取悦了店家。
这是大客户了。
进了腊月生意比之前好了一些,今儿则是最好的一天。
后面的店铺看到孩子们都大包小包的,眼睛就跟看祖宗似的。
这可真是祖宗啊!
花钱的就是祖宗。
孩子们抢着帮夫人拿东西,周琛他们根本靠不到前面。
受了夫人的传染,孩子们的荷包不知不觉瘪了下去。
本来就不鼓,这下更瘪了。
孩子们的钱怎么来的,夏天上山挖野菜,挖野果,农忙的时候去地里帮忙……
劳动就会有所收获。
还有学习,组织考试,按照成绩,也有奖励。
除了纸墨笔砚之类的,还有金钱奖励。
而且年后开春,周围所有村子的孩子都可以免费到庄子上读书。
不需要出任何费用,上课学习需要的所有东西都由闲庄提供。
只要来个人就行。
年龄不限。
是的,没有年龄要求。(是的,没有三十五岁的要求,耶~)
就是周四郎这样的,如果想念书也欢迎。(举个例子)
还会根据季节的变化,提供当季衣裳两套。
最可观的考试奖励,十两、八两、五两、三两、一两。
不仅有文试,还有武试。
……
此消息一出,周边的村民都沸腾了。
村民们见识有限,也知道读书改变命运。
这个时候要想出一个读书人,那是举全家之力才能辛苦养育。
就拿周四郎他们家来说,周家没分家,要供出一个读书人。
家里其他人在地里那点收入,勉强糊口,其他的钱财都得用在读书人身上。
庄子上这边消息出来,所有的人家都蠢蠢欲动。
这比给庄子上干活挣钱还能得到民心。
年后皇上给浩儿专门找的各个师父会陆续到庄子上,这是赵锦楠跟皇上要的福利。
属于不要白不要系列。
赵锦楠说的是教一个也是教,教一窝也是教~
浩儿自己上课怪孤单的,跟伙伴们一起,更有动力。
浩儿在庄子上过得越来越滋润,越来越放飞自我。
娘说:浩儿要开心地活着,将来做一个闲散富贵王爷就行,只为自己而活。
夫人说:人这一生短短几十年,一定不要亏待自己,别让自己受委屈,也不能挨欺负~
他觉得娘和夫人说的非常有道理,他是一个听大人话的好孩子。
只有他活得好好的,大人才放心。
完全把他爹的苦口婆心忘记了。
什么好好学习治国强国,做一个为国为民的好皇帝。
争取做一个流芳千古的好皇帝等等,全都忘到了脑后。
他爹就是一个半道出家的半吊子皇帝,任性又固执,值得庆幸的一点是本性良善。
因为这两个皇帝,南朝这个大船朝着一个未知的方向驶去。
午后大家在城门外茶摊集合,等着乡亲们一起。
孩子们手里都拿着一些小玩意,或是糖果或是玩具。
爹娘大方地孩子们都快不认识了,特别好说话。
不仅好说话,说话还特别温柔。
只不过三句不离,“娃儿,以后可要好好读书。”
“娃儿,好好读书啊,别像你爹似的只能种地。”
“娃儿啊,读书比种地挣钱啊,你从小就聪明……”
“娃儿啊,你可比你爹强,你爹是家里没条件没钱,要是你爷有钱,爹早就当大官了…”
…!
男孩们明显收到了家里的区别对待,重男轻女历来如此。
总有那么几个女孩子不服气,就找到了赵锦楠这。
“夫人,我爹娘说只有男孩子才能来读书。夫人,我比弟弟聪明,我能来读书吗?”
……
她也弄糊涂了,当时是怎么说的来着?
说是孩子们呀,没说只能男孩子过来,女孩子不行啊。
周琛把这件事情传达给村长的时候,不能犯这种低级错误。
庄子里可没有这个规矩,完全是男女平等。
那就是大家自己理解的。
就是不知道是村长传达的时候说的自己的理解,还是村民们自己理解的。
因为这件事情,周琛又特意请来村长们吃了一顿酒。
特意解释了这个事情,女孩子也可以来。
本来还以为要费不少口舌,没想到村长们很通情达理。
他们的心理活动是,周老爷肯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