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培训(1 / 2)

第二天上班,李凡上午就找老侯了解了一下员工的情况。

作为一个车间主任,这些数据他是熟悉的。

问完了,李凡就在办公室里查看最近的零件图纸,进行讲解前的准备。

老侯还以为李凡不懂装懂的,见也没有问题问自己,就把办工室让给李凡用。

中午还是饭盒子,吃饭的人多了一个老侯。

“侯主任,我想在工人下班以后,对他们进行一下技术培训。”

李凡边吃边聊。

老侯有点蒙圈,你李厂长这是准备整哪出啊!你一个厨子,教这些个钳工做饭吗?

可这话又不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别特么一下把自己给点了。

“李厂长,这个培训什么呢?这个大家下班要回家的,这会不会不太好。”老侯只能语气尽量平和。

“老侯,你别急,先听我说完。”

“第一,想听就听,来去自由,没有强制要求。第二,下班了我也要回家的,去年我是怎么上班的,咱就不细说了,你知道的对吧!所以每天我只讲半小时,最多不超过一个小时,工人可以随时走。”

“第三,这是最主要的,就是我希望年轻人留下来。当然,我不会强求,因为没有加班费,没有晚饭吃,还耽误时间。所以下午,你在车间出一份通知就好了,必须强调自愿原则。”

“还有啊!你在这件事情上不能搞小动作,不能私底下强制要求他们留下来,不然你会被工人师傅们诟病的。”

其实李凡希望留下来5—10个人最好,这样提高快。

下午老侯就在车间出了一个通知,上面强调了自愿原则。

效果么?

一些老师傅就当个笑话看的,上面居然没有写级别,难道我六级工,七级工,八级工也接受你一个娃娃厂长培训,那不是笑话吗?

他们知道李凡在食堂系统牛批,可特么这是什么地方?机械加工!搞什么?培训吹牛,教大家怎么让牛飞天?

简直就是被人嗤之以鼻!浪费大家时间!

所以下班以后,李凡进入车间,发现除了老侯,留下来的只有七个年轻人,其中四个人是一级工,负责打孔的,一个二级工,两个学徒工。

好吧!与理想相去甚远!

“老侯,你是几级工。”李凡随意问道。

“李厂长,这个怎么说呢?就是理论考试的话,可能七级,八级的没有问题,实际上手就差远了,最多四级不得了了。”侯主任说的是大实话。他又不是工人,他是领导,能实际干就不错了,难道还指望他上一线。

“好吧!既然大家留下来了,那么我还是对于你们强调一点,自愿原则,想留就留,想走,哪怕我正在讲话,比如现在你就可以走。”

李凡看了眼这几个在几百人中愿意留下来的人,见都站着,没有人离开。

“好!下面,我将从识图开始讲起,结合在加工过程中的工序分析,做一下讲解。然后会进行简单的现场演示。”

接着李凡把他们先带到打孔的工位上,从识图,如何定位打孔位置,如何划线,打定位,如何正确固定工件,如何调节转速……进行讲解的同时,进行了一遍实际操作。

简单易懂,一目了然。

操作完之后,然后拿出来更多的图纸,让他们进行识图。并且详细的讲诉了三视图的绘制原理,标注尺寸的规范,以及简单讲解了什么是基准,什么是工差。

第一天,就这么结束了。这些知识将在他们脑海发芽,慢慢浇灌,就会长大。

老侯一直在听,他觉得李凡讲解的非常好,结合实际简单易懂。

第二天下班,连老侯八个人。不过这回,老侯给他们发了本子和笔。李凡也不过问。

今天李凡对三视图透视原里,线条表达进行了深度讲解,结合零件原件,加图纸,讲解的非常细。一次讲解三个零件,涉及了圆柱,剖面,切面,螺孔等知识。

还对加工工序进行了分析。

这次整整一个小时,没有人开小差,没有人有意见。

就这么连续培训了一个星期,按老侯的说法,理论上三级工到四级工没有问题了,看动手能力了。

因为现在设备原因,许多小工见需要钳工自己要工具进行加工。

常用工具:台虎钳,起固定作用。钢锯,锉刀,砂纸等。

他按照规范讲解的,每种工具怎么正确使用,什么姿势操作省力效果好。并全部进行演示。

然后是量具的运用,一步一步的走来,这些年轻人从基础开始,到实际操作都实现了质的提升。只需要进行积累,就会快速的成长起来。

时间一晃半个月了!

今天是进行考核的时间,目标全体,四级工考核。厂里的技术科被李凡要求,安排人参与监督。老侯特么居然也参加考核,当然,他考归考,就是玩票。

一个半小时,只考操作,很顺利的全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