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明月教高层震怒(1 / 2)

吴天琪等人撤离冀州城的第三天,三大门阀的大军,都来到了冀州城,替换了冀州城的防御。

这一现象,不仅仅标志着门阀,掌握了冀州城。

把郡守赶出郡城,这一动作,就极具代表性。

他等同于对外宣布,三大门阀站在了冀州郡的权力巅峰,且不是在朝廷授意下的操作。

对于朝廷来说,门阀的动作,基本等于反叛。

所以,林华授意门阀,向朝廷陈述缘由,将一切罪责,都推到吴天琪身上,看看朝廷的反应。

如果朝廷决定,支持吴天琪,他们就等于反叛了。

届时,他们可能迎来更多的敌人。

这并不是门阀和林华想看到的,但吴天琪逼迫的太狠了,给门阀与林华的选择的空间都没有了。

不过。

亲眼见到林华的手段后,门阀不但没有畏惧,反而真有信心,迎接各路强敌。

门阀系的官员与吴天琪,纷纷向朝廷递奏折。

几日后,朝廷的态度也表现出来了。

朝廷更加支持吴天琪,同时批判门阀的动作,行动反叛,并命令门阀从冀州城撤军,门阀高层自缚双手,到国都请罪。

收到朝廷的旨意,门阀再次找上林华。

当然不是商量投降,而是询问,林华要如何操作。

林华得知朝廷的选择后,并不意外。

毕竟,吴天琪是朝廷任命的郡守,代表着朝廷的颜面,一定会偏向吴天琪。

“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除去奸臣,安定社稷!”

林华直接将前世某位藩王反叛借口,借用了过来。

赵林、赵侠都欧式老江湖,怎么听不出林华的意思,只觉得眼前一亮。

原本,他们被定义成了反叛,这借口一出,就诉说了他们的无奈。

尽管他们的借口,漏洞百出,可在一些有心人眼中,他们就有借口与门阀一方有来往。

只要有来往,就能有交易,有交易就能有朋友。

大乱之时,有朋友相助,总比孤家寡人,对抗全世界要好的多。

赵侠、赵林再不犹豫,将其他门阀高层请了过来,将林华的话,传达了下去。

第二天,门阀就发出了清君侧的檄文。

清君侧檄文一出,不仅仅是在冀州郡引起了轰动,更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了大乾王朝各个角落。

原本一些被定义的反叛势力,纷纷响应檄文,也竖起了清君侧的大旗。

当下,混乱,就在整个天下上演。

远在国都的宰相石克明,得知各地举起的反旗后,怒不遏遏,严令呵斥各地平定叛乱。

逃至滨海县的吴天琪,以郡守名义强行征兵,欲从门阀手中,夺回冀州城。

林华得知后,就责令三大门阀,组织大军,发兵滨海县。

原本冀州城七成地区,被门阀掌控,在兵源上,门阀远远强过吴天琪,这点在征兵速度上,就有所体现。

吴天琪这边,大军数量一天,如果一天增兵一千的话,门阀就是三千。

可以说,时间越长,双方的差距就越大。

几天下来,吴天琪就深深感受到了门阀的威胁,他在自己征兵时,又向镇守天海关的镇北侯杨继晨求援。

镇北侯杨继晨,是大乾王朝的功勋世家,祖上是与大乾太祖皇帝一起打天下的功臣。

因在建国时,立下的赫赫战功,首封镇北侯,世袭罔替。

到了杨继晨这一代,镇北侯府已经兴盛了近三百年,并掌控四十万精锐之师飞虎卫。

是大乾北部最大的额军阀。

吴天琪发出求援后,杨继晨就派出自己的都尉李博仁,带着五万大军,驰援吴天琪。

吴天琪受到消息后,兴奋至极。

他加紧了征兵速度,也增加了练兵计划,只等飞虎卫的援军到来,他就能集合兵力,攻击门阀掌控的县城了。

……

就在吴天琪与门阀,比拼速度时,大元山中的一些人,爆发了滔天怒火。

大元山山势不够陡峭,山峰也不够高大,山上也没有一些特色的东西,可以说在大乾群山中,一点都不起眼。

可就是这不起眼的大元山,隐藏着隐世势力明月教。

准确的说,是大元山深处,另有一片天地,是某位大能,以强大的实力,强行开辟的空间秘境。

在这一点上,所有隐世势力的相通之处。

世人对隐世势力没有印象,就是因为这些隐世势力,都在空间秘境之中。

如果不知道具体的地点,没有进入空间的宝物,寻常人就算是将整个大山搜个底朝天,也发现不了隐世势力所在。

几天前,明月教的魂殿之中,有五块玉牌破碎,引得高层注意。

玉牌之中,都有教徒的魂力在,教徒生,则玉牌存,教徒死,则玉牌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