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100套星辰战衣(1 / 2)

面对导购的揶揄,姜子牙还是冷静了下来,他才不会和凡夫俗子一般见识。

“没钱!”

姜子牙骂骂咧咧地离开了电器城,见识了科技产品之后,他自己都看不上手工制作的笊篱。

逛了一圈,天色也不早了。

考虑到家里还有一个马逢春,如果不演一场辛苦戏,对方势必不相信笊篱过时,会让他继续挑笊篱来卖。

“干脆离开城,在郊外寻一处僻静所在,待至傍晚现身回家!”

离开城,姜子牙行土遁,片刻间就找到一处合适所在,端坐下来继续修炼。

等日头落山,他这才土遁到家附近,挑起担子慢悠悠往回赶。

临到家门口,他还作法,故意让两边肩头肿了起来。

马逢春见他一担去还是一担来,正想发问,就被姜子牙先发制人压制住了火气。

“娘子,你不贤!恐怕我在家闲着,叫我卖笊篱,这笊篱在那朝歌城已经过时了,卖了一天,一个都没卖出去,一来一去七十里路,反而把我的双肩压肿了,明天也挑不得担子了!”

马逢春心想,姜子牙毕竟年老体弱,再让他挑担子走这么远的路的确有点为难他了。

但是,她毕竟不是不晓人事的愣头青,也没那么容易被姜子牙忽悠。

她转念一想,现在二人已经成亲,本就应该男人养家糊口,这是姜子牙的责任!

更何况,她是断然不能低头认错的,不然以后还怎么指使夫家?

于是,她便插着腰,以更高更强的姿态和气势喝道,“笊篱乃天下通用之物,是你不会做生意,反而还来抱怨?”

“反了你了还!你这不是拉不出屎来赖茅房?!”

两人由此争吵起来,不由惊动了宋异人一家。

宋异人跑过来劝架,一打听,就大方的表示。

“多大点事啊,别说是你们两个人,就算是再来二十个人,我也养得起,卖什么笊篱啊!”

马逢春笑着道,“伯伯虽然是好意,但我们夫妻二人好歹得存个棺材本不是?”

宋异人一听,倒也不好再说什么,他转念一想,又有了主意。

“多大点事啊,笊篱卖不了,没事!”

“反正我家粮仓里的麦子都堆得发芽了,干脆让家里的后生磨成面,让贤弟肩头好了挑去城里卖!”

“卖面,总比卖笊篱强!”

“我就不信,面也没人买!”

几人这么一合计,隔了两天,又到了逢圩日。

姜子牙挑着一担麦面就到了集市上。

和之前一样,他只是坐在扁担上,也不叫卖。

一切随缘,今天,也不见那卖柴的刘乾,姜子牙乐的无人打搅,闭目暗自运气修炼。

很快,大半日时间过去,依旧没有一人询问。

如果不是马逢春一直在耳边叨叨叨,他又怎么会跑到这里来躲清闲?

他已经算过了,事不过三。

只要他做三次失败的生意,马逢春就不会再每天在他耳边唠叨什么棺材本的事情了,所以,他也看得很开。

上次跟马逢春吵架,那也是逢场作戏,他并未动气。

姜子牙掐指一算,知道今天这生意是做不成了。

便打算继续去上次那个山头修炼,挑起担子就要出城。

刚到城门处,他心中警兆大生。

突然一匹快马从拐弯处疾驰而来,他急忙躲避,却把担子里的面都撒了出去,掉在地上,沾了灰,但若是小心点,还是能挽回一点干净的麦面。

姜子牙见状,干脆做法,扬起一阵风,把面和尘土都吹了个干净。

他心中暗道,“这正所谓是眼不见为净!”

看着远去的快骑,他突然疑惑起来。

成仙之后,六感全开,别说是一匹马,就算是什么时候要刮风,他都能有所感悟。

怎么这匹马出现之前,他心里却毫无征兆,反而还撒了他一担面呢?

“真是怪事哉!”

姜子牙习惯性掐指一算,把对方来龙去脉一并算了出来。

原来,刚才这快骑是闻太师先行官,现在赶回朝歌是为了通报北征大捷之事,闻太师三日之后,将率领大军抵达朝歌,届时,满朝文武俱将出辕门十里迎接。

“奇怪,闻太师远征北海,本应苦战十五年,现在才十二年,竟然就平了北海之乱。”姜子牙喃喃自语,“天机竟然出了差池,难怪懵逼了老夫感知。”

“平白多出了三年,只怕会对周室之兴不利。”

虽然他算不出为何闻太师北征会提起三年结束,但知道闻太师对成汤社稷的重要性。

不过,现在还不到他出山辅佐周室的时候,他即便有所感悟,也只能按捺心性,安心蛰伏。

……

时间一晃,已是三日。

闻太师北征还朝,大捷归来,这是轰动朝野上下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