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道云寺外来了位心善姑娘(2 / 3)

药王谷可是被虐成了渣渣,那些稻草人堪比暗处的影卫实力,且还是没有任何感情的傀儡,只要阵法开启,基本就是不死不休的节奏。

墨白和芜淳一听,身体都能条件反射打冷战,可见其阴影面积有多广。

“不舍,总归是要成长,此时不磨炼,若长大被他人欺负了去,岂不是更心疼。”

芜芊尘叹了口气道:“这恋爱脑得治,当初某些个人不过掉了块皮,这丫头就迷得五迷三道的,连亲娘都能抛到脑后,现在想起来,本姑娘还是很吃味儿。”

远在上京城的芜悠,正提笔练字,莫名其妙打了好几下喷嚏。

芜寒歪头看过来,关心道:“妹妹,是染风寒了吗?”

芜悠摸着自己的鼻子,摇摇头表示自己没有不舒服。

四人走走停停,不着急赶路的情况下,硬生生赶了十来天的路才走到下一个城池雾城。

如其名,常年烟雾缭绕,一年十二个月就有九个月是大雾天气,只有六月到八月夏季没有笼罩烟雾。

他们现在来得正是时候,没有烟雾覆盖,方便出行。

大雾弥漫视线受阻不说,对于有风湿的人来说,那就是一种病态折磨,让人茶饭不思坐立难卧。

刚走进城门,便能隐隐约约闻到空气中的椒麻味。这是常年潮湿之地的一种风俗,喜欢用辛辣食物以及麻椒来驱散体内的湿气,也可以称为食疗祛湿。

一名乞丐儿蹲在墙角,手里捧着埙乐器,吹着哀伤曲调。

路过的行人,有人经受不住这哀伤乐,纷纷停下脚步驻足围观。

更有甚至闻声,默默留下悲伤悔恨之泪。

墨折离和芜芊尘听了一会儿,两人便不再停留自顾自往前走去。

这种事情一旦露出蛛丝马迹,你就会发现,很多线索都会浮出水面,换成往日,城门口卖艺,乍看都不会有人过多去关注。现在就不同了,乞丐儿的埙声,分明带着蛊惑的意思。

为了不打草惊蛇,两人并未告诉墨景轩和月兮。

此时的月兮正拿着手帕,挤在围观人群中,带着悲伤之色,一边听一边呜咽:“这曲儿真真令人难过。呜呜……我想我娘了。”说着,小手还不忘记锤在墨景轩的手臂上。“呜呜~我想娘了。”

墨景轩柔声宽慰:“想了,回去便是~”

月兮道:“不行,呜呜……我要是回去……就没有自由可言了。呜呜……”

“有本公子在,不妨事。”

这边还在听埙思念亲人,另一边,芜芊尘和墨折离早就去了一处茶楼,悠闲地喝着茶,听小曲儿。

嘈杂声中,有人窃窃私语。

“听说道云寺来了位高僧,可灵了。何员外,你知道吧!后院里十五个姨娘,都这么多年了生不出个金蛋,你猜怎么着?那个最小的姨娘,去道云寺烧香拜佛,刚巧碰到了那位高僧,捐了些香油钱,回来后就怀上了,现在生了个大胖少爷,何员外可是在外摆了三天三夜流水席。”

“你说这事儿啊!我是有听说了,不过,我听的不是你这样的,是那位姨娘去听了高僧的一对一禅坐后,回来做了个麒麟梦,这才有了福气添丁的。”

“是嘛!不过要说这个高僧真乃神人也,我隔壁王大婶儿求个富贵花,没想到去溪边洗衣裳的时候,真捡到一个布包,里面可是绸缎衣裳,去当铺典当卖了不少银子呢,我现在都让我媳妇去河边洗衣裳,就想碰碰运气,万一也捡了个值钱疙瘩的,那就是好运连连了。”

“我前两天去了道云寺,可惜求见高僧的人太多了竟是些达官贵人老爷,我也抢不过就随便烧了炷香,捐了几文香油钱,求个富贵,也不知道能不能行。”

“嗯,总归有个盼头,万一老天爷显灵,这不就顺心顺意了。”

两名老汉还在继续聊着有关‘道云寺’‘高僧’的事儿。

墨折离给芜芊尘添上热茶,笑道:“看来,这茶炒得有些过火候了。”

芜芊尘道:“还是清淡些讨喜,香气太过浓郁就变了味儿,赶路也辛苦,休息两日,我们也去瞧个热闹,指不定能得偿所愿呢!”

“好。”

两日后。

两人一路闲游来到道云寺。

道云寺坐落在雾城郊外两公里的一座高山中。寺庙不大,来烧香拜佛的人倒是不少,寺庙外那棵槐树极为引人注目,几乎将半个寺庙遮盖住。

乍看寺庙香火鼎盛,没有任何问题。

对于芜芊尘来说,却能感受到不一样的气息,确切说是阴凉。

哪个寺庙会栽种槐树?还是如此大一棵,从年份上来讲,起码不下上百年。

两人只是对视一眼,慢悠悠登上寺庙的台阶。

刚走不到十来米,一老婆子从人群中走出,举着竹篮子,热情招呼:“两位是来求愿的?老婆子我这个香烛可是高僧点化过的,带进去求愿,菩萨显灵,一切愿望都能实现,姑娘一看就是人美心善,要不要买一些?也不贵,五十文一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