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授予其他甲科进士的诸州参军、推官,抑或是诸县的县丞、县簿、县尉,没有一个主官,全都是佐贰官。
这也是因为这些新科进士们都没有具体的施政经验,朝廷也不可能直接让他们做主。因此让他们在这段时间内都是担任佐贰官,以便学习政务。
其实大宋的新科进士们的授官级别并不高,绝大多数进士都是八品、九品起步,哪怕状元,也不过是从七品起步,而按规制三品以上穿紫袍,五品以上穿绯袍。七品以上穿绿袍,九品以上是青袍,也就是蓝色的官服。所以新科进士们得赐绿袍,是官家的隆恩。
不过那是指得只是普通进士,按照规矩,有官人考中进士,可以原地升两级!
像钟浩因为随西军南下,得到重赏,本就是正七品下的宣德郎,因此他直接连升两级,跳到了从七品上奉直郎,最后得审官院授予将作少监的差遣了,反而比状元郑獬高上一级。
当然,一般的有官人就算连升两级,也不可能有太突出的提升,按说怎么也不可能超过状元。比如沈括也是有官人,以前他只是正九品上的儒林郎、沭阳县主簿,这次就算连跳两级,也不过是从八品上的承务郎,差遣也只是比以前的主簿稍微高一点的县尉。
钟浩之所以在这次审官院授官中显得这么突出,是因为他的官职本来就很高。他先是被富弼、范仲淹、欧阳修三位大佬举荐为官,又有进献土豆和地瓜的功劳得以升官,后又有随西军南下平叛的大功,得以再次升官。
因此钟浩也成为这科新科进士们中,最特殊的存在。
当然,钟浩的这次授官最高,也是因为他以前的很多功劳积累的,别人倒是无话可说,毕竟不是谁都有钟浩这些文采以外的本事的。
一众新科进士进士拿到自己的告身和敕黄,便可以放假了,风风光光的衣锦还乡了。回到家乡,自然又是少不了的一番被人羡慕嫉妒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