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1章 大汉腐朽势倾坠(1 / 3)

翌日,大汉朝堂之上。

朝会一应大小事务,事无巨细,皆经过圣父张让之手。东海王刘虞、司徒黄琬等一应汉室老臣的奏章一一被跳过。其他奏章,他若不点头的,丝毫不予通过。

群臣缩首,不敢置言。

朝间,原本一众中立之臣,纷纷秉笏上奏,尽皆参奏武威太守贾诩包藏祸心。本就在边关培植势力多年,现如今兵强势壮,更是恃功骄狂,远远超过郡属编制的数倍之多,隐有不臣之心。

近日更是盛传其为边关之神,只有他能带领一方百姓安居乐业。这些愚民竟然只知有武威贾诩,不知大汉天子是谁。

简直颠倒乾坤,其心可诛!

“简直狂妄,此人执西北军团节钺多年,早已树大根深,不可不防啊。”

张让适时参言,一副为大汉殚精竭虑,忧心忡忡之态。

孝灵帝刘宏,原本就萎靡不振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疑虑的阴云。

“陛下,执此等荒谬之言之人,才其心可诛!”

位居东海王刘虞身后的司徒黄琬,率先出列反驳。

东海王刘虞亦是紧随出列驳斥:“贾诩御守边陲十数载,边关几经侵扰,依然安如泰山,此等不世功绩,非精忠报国之士,焉能十数年如一日的戍守于边陲苦寒之地。如此忠臣义士,自然会招来一些想要颠覆我大汉王朝的势力所抹黑,以乱我大汉之根基。”

“陛下,不可不察呀!”

“何况近日匈蛮、北戎、西番三国再次入侵,贾诩力镇西北不失,三国大败而回。此等保家卫国之壮举,怎成了狼子野心,不臣之事了呢?圣君光武帝时,朝内猜忌征西大将军冯异,圣君明鉴将军之于国家,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因何嫌疑以释疑。始有披荆棘,定关中,光武中兴,建武盛世。此时更当论功行赏,加封有功之臣。还请陛下圣察。”

东海王刘虞一番激昂陈词,力辩是非曲直,让孝灵帝刘宏总算恢复一丝清明。

侍立一侧的张让脸色异常难看。自从昨日听了李儒的分析,知道了刘虞加封贾诩,是想引为臂助对付自己,就咬牙切齿。

正要开口诋毁,突然李儒悠然出列。

“启禀陛下,贤臣圣主,自是美谈。可是,贾诩是不是贤臣,还是不能言之过早。”

“陛下,不如也听微臣一言,圣上心中将自有决断。近日西北盛传一童谣,谣曰:文御定乾坤,燕雀何寄篱?武威窥天下,羽丰志扶摇。鹏程九万里,华盖覆赤霄。”

“鹏举天下以为华盖,此胸怀天下大志。扶摇志上九天以覆赤霄,赤霄乃圣主刘邦圣剑,以此创下大汉四百多年盛世基业,代表着天家权柄。覆赤霄者,即欲颠覆大汉之基业也。”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空穴来风,未必无因。此等童谣,不臣之心昭然若揭。虽未名言,却与贾诩贾文和有诸多相和之处。岂可不防,此乃天御示警,陛下不可不察啊!”

刘虞大怒,“李儒,你简直无稽之谈!此等编排,但凡有识之士,都不会相信。你竟然在朝堂大殿之上,以此荒谬之论惑乱圣听,简直用心险恶!如此这般,岂非出身武威的李文优你,也要颠覆圣主赤霄不世之基业?”

李儒悠然自如,根本无视刘虞的愤怒驳斥,缓缓对着陛下刘宏继续禀道:“陛下,且听微臣说完。”

“此童谣自然不可全信。诚如东海王刘虞所言,贾诩近日大败匈蛮、北戎、西番三国入侵之势,贾诩力镇西北不失,却是不世功勋。”

“可是,臣执掌机要,发现北戎、西番当先兵败。对峙于武威北野之外的贾诩,在两军回师已成钳制之势下,竟然于阵前直言相告,直接劝退匈蛮奇虎王。纵虎归山,没有毕其功于一役,您说他没有暗通敌曲,只怕是没人敢相信。”

“让匈蛮十万大军全身而退,此等作为,没有包藏私心,又是什么?臣下却是难以理解,想来圣上已有明断。”

啪!

天子刘宏,虽未置一言,但却一掌击在了扶手之上。

刘虞大惊,赶紧再奏。

“陛下,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贾诩本着‘全胜’的原则争胜于天下,这样自己的军队就不会遭受严重损失,而胜利就能圆满获得,此谋攻之法也!陛下,还请圣……”

“够了!”

孝灵帝刘宏此时根本就听不进刘虞的话,猜忌一起。但凡一切可能颠覆大汉政权的苗头,都应当扼杀在萌芽当中。宁杀错,勿放过!

斜瞟了下首东汉王刘虞一眼,不仅不提昨日加封贾诩之事,更是金口圣谕:“武威太守贾诩,即日起褫夺西北军团主帅之职,交出节钺军权,由西凉刺史左昌接手。安心太守之职即可!”

黄琬欲再谏,刘虞苍老的手直接予以了制止。

天子寡谋无断,听了几句张让朋党的挑唆,猜忌之心已起。又遭李儒信口毒计,天子偏听,此时金口已开,已经说明了一切。

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