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细盐(1 / 2)

眼前,是一望无际的盐湖,风景秀丽,

湖水沁着碧绿色,伸手捞一摊到掌心里,如同翡翠一般晶莹剔透。

一堆堆白色的结晶体遍布其中,如同盛开的白色千岛盐花,纯洁而美丽。

李锦溪忍不住深呼吸口气,感受来自古代未开发,纯天然的新鲜空气。

年轻将士早已在旁边支起一口大锅,柴火烧的正旺,倒入一大桶水在里面。

李锦溪伸手捞了几块拳头大的结晶体扔入锅中,

师柴在一边提醒:“小心点,这东西有毒,吃了浑身发紫,腹泻而死。”

李锦溪:“那是因为里面带的杂质太多了。”

结晶体在铁锅里熬煮,随着块状物融化,里面的尘土砂石都漂浮了上来,旁边的将士拿出块滤布,将杂质及时过滤。

师柴对这个步骤很熟悉:“这不是百姓们私下里制作土盐的方法。”

李锦溪:“土盐?”

师柴:“对啊,将煮好的盐块晒干。”

官府把持着全国的制盐生意,使之价格昂贵,当百姓们买不起食盐,又没有私盐贩卖的时候,就会自己偷偷从山洞里找一粗盐块之类的,制作所谓的“土盐”。

“或者从茅厕的石头壁上刮,也有盐。”

李锦溪哦了一声,摸了摸下巴:“那想必定是味道苦涩,吃多了后腹泻肚痛,浑身抽搐吧?”

师柴:“是这样,可总比直接吃的好,死不了人。”

李锦溪从袖子中拿出几瓶不同颜色的液体,倒入锅中。

只见原先看起来十分干净的土盐,忽然从里面又冒出了许许多多的杂质,李锦溪命人再次过滤,将滤好的盐水放进锅内蒸馏。

不一会儿,雪白色的细盐就制了出来。

师柴直接从锅里抓了一小撮放嘴里品尝,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真的是细盐,比朝廷做的还要细。”

他的神情十分激动,瞬间想到了许多种可能,

细盐之所以昂贵,一方面除了朝廷把控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其炼制过程十分的麻烦。

从某方面来讲,只有京城里的大酒楼,和达官贵人的家里可以吃的起。

百姓吃的大多还是以粗盐为主。

现在李锦溪用更简单的方法制作出了细盐,这意味着他们不仅贩卖私盐时制盐的成本可以降低,就连品质也都能远超朝廷一大截。

原先只是想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贩卖一些私盐,从价格上和朝廷形成竞争。

现在有了品质上的大幅度提升,那朝廷的生意,岂不是要在不久之后,被他们打的落花流水?

师柴心潮澎湃,已经预见了大把大把银子进口袋的情景。

他好奇道问道:“你刚刚倒进去的是什么东西?”

聪明如他,一眼就看出了那些瓶瓶罐罐的重要性。

李锦溪:“一些化学药剂,到时候会大批量生产。”

这些属于产盐的核心机密了,附近人多眼杂,不能随便公布。

她笑得灿烂,脸上带着一股从容自信,外加一点怼人时的调皮之感。

这是在后宅里,秋凝月这辈子不曾见过的笑容。

事实上,从刚刚开始提炼粗盐,直到如雪花般的细盐真的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她的大脑就一直处于宕机状态。

李锦溪抓了一小撮放进她的手里:“尝尝。”

咸味从舌头处刺激到了大脑皮层,秋凝慢慢品尝后,做出点评:“很细。”

“是啊。”

“以后,大齐的百姓都能够以承受起的价格吃上这种盐。”

贩卖私盐只是一时的敛财方法,以长远的目标来看,即使以后有了更大的权利,李锦溪也也不会盲目的使其涨价。

“都能吃上吗?”秋凝月内心震动,嘴里喃喃不断重复着这句话。

她几乎可想到,若是这件事做成,未来的天下,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

自古以来,盐之价格,越乱越贵。

盛世的时候,百姓富足,盐价尚且能够负担的起。

但到了乱世,因为打仗和各种纷争,百姓变穷以后,盐价反而会呈十倍的增长。

这种情况导致大多数的时候,百姓的舌头都是食之无味不说,身体也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因缺盐而亡。

“凭你吗?”不知不觉间,秋凝月就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了,她吓了一大跳,急忙弯腰道歉。

“也可以凭你。”李锦溪虚扶了她一把。

“秋凝月,女子的最终归宿,不一定是闺中。可以在山川,可以在大海,可以在自己喜欢的任何一个领域。”

她望着广袤无垠的盐湖感慨道:“京城里的贵女们,从小被严苛的礼教规矩束缚,一辈子都得困于后院。”

“可你不同,你生在西北,有选择的权利。”

这里民风彪悍,女子皆可上街露面,内宅规矩相对来说不甚管用。这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