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大势所趋(2 / 3)

不踹了。”

李明煜跟着嘴角勾起,悄悄把折扇藏进了袖子里。

是夜,

一个黑影悄咪咪的从墙头翻进了顾府,

奇怪的是,以往守卫深严的府邸,今天松懈了许多。

黑影径直走到书房,随着花瓶转动间咔擦一声,墙面翻动,里面是灯火通明。

李锦溪,李明煜已经等在了里面。

赵力撩起身后的黑斗篷,一只膝盖下跪行礼:“夫人,属下来迟了。”

顾淮身后的很多力量,夫妻之间都是一齐使用的。

李锦溪有些焦急,忍不住走上前,想要亲自扶人起来询问情况。

李明煜先一步她的动作,将人扶了起来。

赵力脸上恍惚了一下,有股奇妙的感觉从心底涌起,说不清道不明。

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他快速汇报道:

“大人被关在刑部。”

李锦溪眉头皱起,询问:“是陛下觉得大理寺看管不严,没把人保护好,所以治了罪吗?”

赵力摇头:“不止如此,现在民间流传出一股风声,所有人都说大人乱杀成性,为官期间不知道残害了多少大齐官员,他们要替天行道。”

“地牢里一个人都没死,是因为根本没有所谓的刺客,顾大人自己在贼喊捉贼,借此杀了苏丞相。”

他看了一眼李明煜,对方立马补充:“是的,现在每天御史间讨伐顾淮的折子,十分密集。”

李锦溪不可思议:“陛下信了?”

“那日刺客杀人的过程,地牢里许多人都看见了。”

赵力没有明面上回答这个问题,低头道:“大理寺被封了。”

再多的人看见,也没有机会说出口了。

“后院有一条地道,我也是趁着天黑好不容易逃出来的。”

李锦溪愤概道:“怎么能这样对你们,明明是刺客的问题。”

事已至此,这样的抱怨毫无意义。

赵力谨记顾淮去刑部之前的嘱咐:“我要是出了事情,立即去找夫人商议。”

他想了想,又爆出一条消息:“我们的人查到,那天牢狱里的刺客,幕后之人正是辰国九王子。”

李锦溪天真的询问:“把这件事告诉陛下?”

赵力:“正有此意。”

“明日会找言官,当朝上书此事。”

他把目光转向李锦溪身边坐着的那位:“还望到时候,国公府能够一起助力。”

李明煜立马阻止道:“不可。”

赵力和李锦溪都皱起了眉。

李明煜也一起皱眉,“此事,怕是不成。”

“即便言官当场说了,皇帝也可以留后再议。”

他沉着脸说道:“苏丞相死了,需要给天下文人一个交代。”

“此为,大势所趋。”

顾淮从前在朝中的威势有多深,自不用说。

即便现在进了刑部牢狱,在事情尚未定论之前,也没这么多人敢公然上书参他一本。

除非,有一个比顾淮还要尊贵的人在暗地里授意。

赵力听完声音都变了:“这个交代是大人自己?”

随后,他冷静想了一下,并不十分相信这套说辞:“不会的,这种情况从未有过。”

以前也不是没处理过类似的案件,死在大理寺手中的官员不计其数。也不乏与苏丞相职位旗鼓相当的官员,比如曾经的开国武将,曾老将军。

以皇上对顾淮的信任和依赖,遇到事情是绝不会轻易将大理寺贡出去的。

李锦溪眼神变得空洞:“是大势所趋。”

她询问:“每日朝堂递折子参顾淮的是谁的人?”

赵力如实回答:“皆为大皇子的人。不过如今朝堂上,曾老将军和苏丞相一死,太子日渐势微,剩下大部分就是赵慕漓的人了。”

言下之意,这点并不能作为太大的参考性。

李锦溪:“你也说了,剩下大部分都是赵慕漓的人了。”

“陛下的目的达到了。”

李明煜意外的看了她一眼,这个妹妹怎么做到有时糊涂,有时候又十分精明的。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智若愚?

李锦溪没管他,拍了下自己额头,叹气道:“我之前怎么没有想到,自古以来,天子重用酷吏。”

“顾淮虽不是酷吏,但他这个职位所承载的作用也和酷吏差不多。”

她笃定的说道:“酷吏最后都是要被清缴的。”

“如今太子的羽翼被削减的差不多了,储君之位几乎再没有争议,最后一定会传给皇帝本就心仪的大皇子。”

“一切尘埃落定,陛下的最终目地达到了,顾淮自然没了作用。”

“还不如趁此机会,将人一遍处置。说不定就能给自己在史书上博一个明君的美名。”

这么一想的话,可能自己之前的分析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