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谁来指挥?(1 / 2)

杨桐开会时候,清军将领们就在不远处听着,他们已经吩咐亲兵回去召集人手过来打扫战场了。

日军的村田13式步枪虽然不算很好,但此时安州的官军,在逃跑时候很多连枪支都丢掉了,而这一战的枪弹和火炮等战利品还是很多的。

日军被围歼在山谷,很多人连开枪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杀了。

众人看着杨桐,心里已经丝毫不敢轻视这个自称从国外回来的小年轻了,他把土匪们调教的服服帖帖,最主要的是,取得如此大捷,人家还各种不满意。

“杨司令,下一步准备怎么做?”袁慰亭问道。

“夺回平壤,”杨桐说完看着众人,问道,“诸位,你们什么打算?是跟我们南下还是留在安州?”

“自然是一起夺回平壤!”马玉昆、聂士成、卫汝贵、丰升阿和江自康齐声道。

见此情形,袁慰亭的心里很复杂。

如果按照他最初设想,通过自己权力斗争的手腕以及各种分化瓦解的手段,尽早取得义勇军领导权,那么这场大捷,就是他袁慰亭挽狂澜于既倒的伟大胜利。

他不会分润功劳给其他几个总兵,反而会如实向朝廷汇报他们丢掉平壤的惨败,以此衬托自己的功绩。

但现在这种情况下,老袁虽然被北洋方面任命为安东军总兵,杨桐等人根本不承认,他需要用几位总兵的人马来平衡东北义勇军势力,然后再趁机夺权。

所以,这场汇报给朝廷的大捷,就只能是大家一起取得的。

见到义勇军如此大捷,几位总兵心里酸涩同时,也挺高兴。之前的败仗不好跟朝廷交待,现在总算有了一场胜仗。

虽然打仗他们没有参与,但义勇军没有跟朝廷沟通的渠道,怎么汇报就是他们几个人和袁慰亭的事儿了。

以老袁此时的情况,必须给他们分润功劳。

既然这场胜仗已经见证了义勇军不凡的战斗力,那么南下平壤,官军肯定要参与的。

所以几位总兵异口同声,跟着东北义勇军南下。

冒人功劳或者说蹭人功劳,聂士成和马玉昆心里多少有些鄙视自己的行径,但为了手下兄弟的前程,也只能如此了。

况且,这也不是他们二人同不同意的事情,而是涉及到官军的颜面,以及朝廷的体面问题,除非他们不想混了。

“那好,既然一起行动,话就要提前说明白,你们必须听从我的指挥。”杨桐不客气道。

老袁不作声,心里暗骂杨桐跋扈。

唐绍仪对杨桐道,“杨司令,在下多一句嘴,朝廷已然下令,义勇军改编为安东军,归属袁总兵指挥了,袁总兵与诸位总兵将领也熟悉,方便协调命令,依我看,大军归属袁总兵调遣比较好。”

他的话说的语气很委婉,说完还笑了笑。

其他人互相看看,未等他们表态,杨桐笑道,“问题的关键是,袁大人指挥不动我的属下呀。”

袁慰亭淡淡道,“少川,虽然说东北义勇军接受了朝廷招安,中堂大人也下令了,但各种安置还没有到位,所以还是杨司令指挥吧,我想各位大人能接受这一点,一切为了胜利嘛。”

聂士成率先道,“对,一切为了胜利,关键是把东洋人赶出平壤,杨司令率军取得如此大捷,本镇愿意听杨司令调遣!”

说完,向杨桐叉手施礼。

杨桐点点头,然后是马玉昆和江自康表态,接受杨桐指挥,卫汝贵与丰升阿互相看看,也表态支持。

“好,既然如此,大军明天出发,基于各位在平壤的浴血奋战,我一直对几位军门很尊重。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如果有谁敢不听指挥、战场私自逃跑,那就想想叶志超的下场!”

杨桐的话冷冰冰,让诸人心里一凛。

“对了,诸位军中有没有会日语的?我们要和日军交换战俘。”

杨桐说完,唐绍仪道,“在下的日语虽然不流利,但还能交流。”

杨桐吩咐人拉来几名日军,被聂士成阻止,他说,“杨司令,诸位,在哪里交换战俘呢?我军如果去进攻坚城平壤,莫不如将日军调动出来?”

杨桐点点头,众人商议了一下,随即,三名日军士兵被拉到众人面前。

此战之前,日军第九旅团官兵是骄横的,他们怀着欲望和贪婪踏上朝鲜领土,不知道害怕和死亡,期待着肆无忌惮,毫无人性的杀戮。

而朝鲜军队的枯朽和清军官兵的怯懦,又助长了他们的威风。

但刚才一战,义勇军的钢铁风暴让他们的梦破灭了,军国主义的苗头被无情掐灭,他们看清了战争的残酷,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三名日军颤抖着身体,低垂着脑袋,已经毫无军心士气可言。

看着他们仅仅一米五的身高,杨桐轻蔑笑道,“就这猪狗不如的东西,把叶志超那傻王八吓的半死?呵呵。”

几名总兵听了,心里惭愧,是啊,倭寇普遍矮个,但大清的官军就是被这些矮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