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还没有读完,老道士便没了声音,脉搏也衰衰微到几乎感觉不到的地步。
就在杨源以为太师公已经坐化了的时候,又忽然看见他睁开眼睛,对着杨源说道:“你刚来这里的时候,背着那几句道德经,你还记得吗?可以再背一下吗?”
对于太师公的请求,杨源显然是无法拒绝的。
而且自从洞开泥丸宫,诞生神识,进入炼气期以后,他便已经全部记得道德经的内容,虽然前世只是粗略的看过,但蛊王让他的记忆爆炸之时,前世的大部分细节都被回忆起来,并且被牢牢记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 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 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 同出而异名,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杨源按照自己的理解诵念道德经。
在前世道德经的断句有很多版本,其中越古的版本越受人推崇,不同的读法也会带来不同的理解,杨源觉得这也是道德经的魅力所在。
道德经也分为道经和德经上两篇,因为怕与这个世界的道经名称上重叠,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杨源便不将其分开。
这样便是两本不同的经书了。
道德经念罢,无参子的眼神中居然又生出些色彩,嘴巴一张一合,想要说些什么,但是最后却又什么也没说。
“孩子,你好像很着急,但不要想着去要什么,去得到什么。要想现在有什么,有的是什么?”无参子在最后时刻紧紧握住杨源的手,语重心长的说完这最后一句话,便彻底闭上了眼睛。
杨源就这样看着已经与世长辞的无参子,久久没有说话。
可能自己就算最后成为了真仙, 可以逆转生死,赐人永生,按照他对无参子的了解,可能他也不愿意复活。
生死乃是天地至理,有生便有死,有开始便有结束,这是一个完整的循环,亦是一个完整的轮回。
长生不死的仙人,可能才是对于天地至理的亵渎。
念及于此,杨源忽然沉思起来。
修仙逆天而行,似乎天意并不在仙。
但是天宗却在极力推行修仙,而且就杨源自己的感受来说,修仙真的在顺应天意,天意在仙才对。
矛盾,冲突,一种极其别扭的感觉在杨源的内心弥漫。
“难道有两股天意,不对,应该只有一个才对。可是怎么会有两种?”杨源不解,冥思苦想却又无法得到答案。
忽而杨源又感觉自己很好笑,天地又没有自己的意识。
天意应该是这方世界的本能,本能应该是为了维护自己更好的运转而存在的。
修仙逆天而行,本身就是在破坏这方世界的运转,天意不会支持,也不可能会支持。
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欲想使其亡,必先使其狂。
想到这里,杨源惊出一身冷汗。
天宗真正的本意,彻底展现在杨源的面前,群仙大会根本不是为了互相交流修仙心得,也根本不是为了促进天下修仙事业的发展。
这是一个陷阱,一个并不需要杨源前去布置的陷阱,要将修仙者的萌芽彻底掐灭的陷阱。
然后杨源又想到了朝廷,据他现在所得到的消息来看,季桦似乎已经很久没有上朝了,虽然这个很久,只是对于季桦来说很久。
从这里来看,全力推行修仙之道的季桦很可能也出了问题。
“好深的谋划。”杨源不由的对天宗赞叹了一句,随后他又想到了之前香玉儿给他的功法。
阴阳交合欢愉神功!
如果有人特地修炼去采补,不管是男采女还是女采男,到最后总会有一方跟不上,最后这部功法只能戛然而止,深陷其中,不得寸进。
就算阴阳两边一起修炼,恐怕只是一部非常不错的宗师级功法。
如果这部功法真的可以修仙,那么天宗应该有人早就迈出那一步了才对。
“太乱了,太乱了。”杨源感觉自己的思绪变成了一团乱麻。
在回看泥丸宫之内,那震荡的两缕灵气彻底停止下来,如同两条小蛇一样互相咬住对方的尾巴,缓慢的旋转,隐隐约约要出现的第三缕灵气,此时也完全消失不见。
“我还是小瞧的天下人,武道传承数千年,到了此世几乎发展到了极致,在此之前修仙之道似乎从来都没有被人提起过,我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过这个问题?”杨源有些懊恼着想着。
将无参子的遗体安顿好,杨源推开破败的房门,看向阴沉无比的天空。
在这浓厚云层遮蔽的天空之下,杨源感受到了下一场暴雪的到来。
如果在各地所上演的因为修仙之事所导致的血案是人祸,那么在这极端天气之下,所造成的家破人亡就是天灾。
不管天意向左还是向右,苦的都是天下百姓。
“哈哈哈哈哈。”
杨源忽然发狂般的大笑起来,笑得前俯后仰,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