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娘家见闻(1 / 2)

走进老院子大门,就见钱万钧大舅妈在院子里忙活,胖胖的身躯显得有些笨拙,转身看到她俩时,浮肿的脸上显出笑容,高兴的迈开步迎了出来,“大姐,是你们俩呀!我就说今天早上门口老榆树上面的喜鹊叫得欢实的很,果然是亲戚来了么!走,咱们到上房坐!”面对热情的弟媳妇,钱妈妈关切的询问:“他大舅妈,你最近身体怎么样?看着脸上有些浮肿,是不是身体又不舒服了?”几个老姐妹一边互相问候,一边走向上房,上房的台阶比较高,钱妈妈丝毫不费劲的上去了,而小她十岁的第媳妇却有些吃力,因为她有肾病,而且腿脚也不好,膝关节经常疼痛,进了上房落坐,几个人看着土炕上靠窗户的位置,不由得想起来了老娘,她老人家活着的时候,老是跪坐在那个位置,耳朵十多年前就听力不行了,眼睛还好,她坐在窗户旁边,正对着院门,谁进来都看得见,而土炕的另一边就是火炉子,钱万钧大舅每天早上都盘坐在火炉子后面喝茶,老人家静静地看着大儿子喝茶,时不时的说一两句话,场面安静而温馨,就连钱万钧都对这个画面记忆犹新,任岁月流转,此景却永驻脑海中丝毫不消退!那是一种母子俩默契而永恒的气氛,很平常却很舒服,让后辈子孙永难忘怀!

老姐妹们叙话,从几十年前聊到现在,都羡慕钱妈妈脱离了农村,在城市里过上了比较舒适的生活,冬天不受冻,夏天的大太阳也晒不着,平常也不用在厨房里忙活,还可以经常洗澡,还有应时应节的水果,真的是生下了好儿子,过上了好日子啊!正在聊天的时候,钱万钧大舅从地里干活回来了,看到大姐和三妹,他脸上绽开亲热的微笑,真挚而纯朴,他轻声细语的问候着老姐和妹妹,简单的几个字,却让姐妹俩温暖非常!这就是钱万钧大舅的人格魅力,即便贫困,即便沉默寡言,他也是亲人们最踏实放心的靠山!他不善于言辞,却是行动的巨人,只要亲人们需要,只要他有能力,必当全力以赴!对于生前的老娘来说,这个大儿子,就是最踏实的靠山!没有之一!虽然贫穷,虽然在黄土地里面苦死苦活,但是温饱无忧,生活保障!哪怕是发生了战乱,哪怕是天降灾难,他仍然是他,不会改变!大舅,就是亲人们的定海神针!当下,钱万钧的大舅妈和三姨去做饭,钱妈妈和大舅坐着说话,大舅照例是鼓捣着了他的火炉子,在烟熏火燎之中熬他的罐罐茶,手中一刻都不停,嘴里和他的大姐聊着天,说到今年的庄稼,他的话明显多了起来,什么今年的冬小麦丰收了,土豆估计不行,胡麻应该也不错…总之,聊到土地方面的事,他也不是一个缺言少语的人,更何况是和自己敬爱的大姐聊天,一时间两个人聊得不亦乐乎,直到大舅妈的臊子面端上了饭桌,他们又进行了四个人的聊天,这一下,重点转移到孩子们的身上,听到他们的二儿子在南疆打工,因为亲戚帮忙落户到了当地,并且结了婚,生了小孩,姐妹俩赶紧向他们恭喜,平平淡淡的一顿饭于是就又充满了喜悦的情绪!

吃完饭,歇了一会,大舅又去地里忙,姐妹俩就又去了二舅家,二舅家的建筑明显比大舅家好了许多,崭新的砖瓦房,大门口一只威风凛凛的大黑狗,见有人来,立马“汪汪”吠叫,提醒主人有客上门,并不像小土狗一般狂吼乱叫,很有风度,二舅妈风风火火的走出门,一看到钱妈妈姐妹俩,立刻惊喜的笑了,一双眼晴就成了月牙状,老远就喊上了:“大姐,你啥时候来的?月花你陪着呢!走,屋子里面坐!”钱万钧二舅妈为人热情如火,和两个小姑子关系极好,平常就以她们的本来名字称呼,钱万钧三姨的名字就叫月花,很静美的名字,当下老姐妹走进二舅的客房,迎面正墙上悬挂的是中堂字画,中间一幅月夜山川图,两边挂画上写着劲道刚强的隶楷大字:“满襟和气春如海,万丈文澜月在天”,右边火炕墙面上也挂了字画,是四条屏“梅,兰,竹,菊”,侧墙面上则是一幅“八骏图”,地下后墙上也挂了四条屏,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屋顶上是松木椽松木檩,铺上了整齐的松木板,这房子,陈设,都是当地标准的小康家庭标配,钱妈妈感叹的说:“你们把房子翻修了吗?!我还是头一回来,以前的老房子也二三十年了,现在盖的这么阔气,真好看!”

二舅妈客气了一番,告诉她们二舅去县城了,这两年也是选择性的种几亩地,空闲时间就去做些生意贴补家用,小儿子上学的费用也得挣出来,这不,盖新房子的钱都是做生意挣的,当然,几个姑娘也资助了一些,于是老姐妹又夸他们会持家,有本事,不像大舅家的兄弟五个,书也念不好,钱也挣不到,真的很愁人!二舅妈却又告诉她们俩一个爆炸性的消息,远在北疆的舅姥爷得了不治之症,来电话让大舅二舅物色一个儿子过去继承财产,因为舅姥爷本身没有子嗣,又是单身一人闯荡一生,只有他们俩外甥比较亲,所以才有这个要求,可能是二舅还没来得及告诉大舅,所以大舅并不知道这件事情,老姐妹一听,这事对于大舅家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好事!舅姥爷她们听说过,在困难的时候跑去几千里之外的北疆,后来落户到那里了,在钱妈妈二十多岁的时候回来过一趟,很精神的一个人,比钱妈妈大着十几岁,没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