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军校审查(2 / 2)

格。

最后的一道筛选则是几个简单的问题,只要通过这一关者,也就可以成为青城军校的正式学员。

“你认为怎么做才能收复大宋失地?”主考官抛出了问题。

面前这个年轻人不慌不忙,先是清了清嗓子,“咳咳,我认为应当与金人议和,向金人称臣纳贡,换取和平。或者是用钱买地。”

自然,听完此话后,主考官面色凝重地叹道:“很可惜,你不符合我们的要求,走吧。”

一道策论题难倒了绝大多数的学员,第三轮筛查自然是筛掉了几乎全部学员,最终也仅有七百多人答的符合赵谌的想法。

“殿下,可是这人数都不到一千人啊!”张浚听闻此事后见到赵谌,第一句话便是这样问。

“宁可少招,也不能招差的。”赵谌很是坚定,“青城军校是为培养有志于北伐的将才的。”

张浚刚要离开,又被叫住,“张爱卿,你难道没发现吗?我川蜀百姓近千万,有志于北伐者竟然如此之少!”

“靖康耻才刚刚过去了一年,难道就不北伐吗?当年逃亡成都府是为重整旗鼓北伐的,不是为了在这过小日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张浚听后点了点头,“殿下说的没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只是...只是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激起百姓的斗志?”

赵谌也不知道怎么做,总不能去挨家挨户敲门,然后告诉他们要燃起斗志啊,要努力啊之类的吧。

更何况,百姓的斗志也并不是喊一次,动员一次就能激发起来的,尚武精神也不可能是几天就能有的。

也许是因为百姓不愿意出钱吧,也许是因为秦岭的高大险峻吧,但北伐还要进行,这些也都不能成为借口。

“唉,到底要怎么办才好!”赵谌抬头看天,眼神里充满迷茫。

今天是新年,祝各位读者大大们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