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场长跑目标是开心和快乐(4 / 5)

带刺的玫瑰 学真 10694 字 2018-11-24

再出来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认一切正常,他便返回控制室继续写。那时他的写作功力还很浅,一天也写不出多少字,有时因某个情节不会描写,一天都写不出一个字,有时因设备运行不正常,连续几天都不能写作。但是他没有放弃,这样写写停停,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个中篇。

第一个中篇的写作成动,极大地增加了他的写作信心和热情,随后他又完成了几个短篇,感觉一篇比一篇好。就在他在写作上即将有收获的时候,他所在的水泥厂却破产了,他成了下岗大军中的一员,面临着重新择业的问题。

对这种情况,应该说他还是早有预见的。当他还在水泥厂干的顺风顺水的时候,他就想再学一门技术。这倒不是他那时已经预见到水泥厂要破产,而是水泥厂的强体力劳动和恶劣环境,实在不适合人们长期从事这样的工作。于是他就想学门技术,以便在适当的时候能转到其他工作上去。他选择的是学习电脑操作,那时电脑在人们生活中还不普及,电脑操作还是一门比较稀缺的技术。可是他和他妻子一商量,就被否决了。那时他还在新婚期,妻子有什么愿望他尽量满足,妻子不同意的事他就不做,可这无形就又给自己的发展套上了枷锁。前面说过,他妻子和他父母的价值理念是比较相似的,任何不能立即产生回报的投入,他们都是不能接受的。他后来也反思过,如果他刚离开学校的头几年,父母不是急着让他挣钱,而是选择让他学一门适合他的技术,他可能就不用那样四处漂泊的打工了,收入会比那高却没那么辛苦。可那时他刚入社会,还什么都不懂,父母却不能为他做出这样的计划。如今他懂了,却又因妻子的阻拦不能实施,可选择的仍只有打工一途。

于是,下岗后的他立刻又陷入找工作的困境。他先是去保险公司去卖保险,但现实很快就告诉他这不是他能胜任的工作。不久之后,他就改行给人送水送报纸了。最后几经周折,他又进一家企业当了工人。

工作稳定下来之后,他自然而然又想起了写作。不过有了这么多经历的他,学会了如何摆脱父母妻子的限制,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也学会了如何拒绝父母妻子强加在他身上的意愿。他开始跳出家庭看社会,却惊讶地发现社会早已进入网络时代,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现自我的平台,像他这样喜欢写作的人,可以把自己的作品发布在网上,而不用在担心编辑部退稿。可这时他遗憾的发现,他还不会操作电脑不会上网。前面说过他早就有学习电脑操作的想法,所以他不是刚刚知道有网络,也不是买不起电脑,可就因为家庭的阻挠,他一直无缘接触这些。如今他不管家人的想法了,他从书店买来电脑入门书籍学习电脑的基本操作,家里没有电脑就去网吧的电脑上练习,遇上疑难问题就向懂电脑的人求教,这样他终于学会了电脑操作和上网。然后,他在网上注册了自己的帐号,把自己的作品一篇一篇地发到网上。几年下来,竟然累积到几十万字!

这时,喜欢他的人看了他的作品会连声说好,敌视他的人看了他的作品则会默默的放下,一句话也不说。而一种更有趣的现象是,一些久不联系的同学忽然发来短信或打来电话向他表示问候,还有同学通过旁人委婉的邀他见面,可所有这些同学和他的谈话,或含意模糊、或模棱两可、或欲言又止,把他搞的莫名其妙。时间久见的多了,他才忽然想通了其中奥妙,原来这些同学找他只有一个意思,就是想让他把他的作品转让给他们。他真想不到生活中还会有这样的事情,这些人可都是当年的好学生啊!(可能差学生混的不好,所以用不着)他不知道当年嘲笑他的高中班主任,如果得知他引以为傲的好学生,如今沦落到抄袭他这个差学生文章的地步是何感想?在这些想抄袭他作品的人当中,也并非全是人品低劣的卑鄙之徒,他们想抄他的作品又说不出口,说明还是有廉耻心的。可能实在是生存的压力太大了,才不得已出此下策吧?

如果他答应了那些同学的请求,应该可以马上获得一些实际的利益,甚至可能改变他的生活境况。可是他没有那么做,一则他不愿意以这种方式为自己谋取利益;二则那些作品都是他的心血之作,就如同他的儿女一样,他实在不忍心把它们送人。

他还是愿意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去争取成功。这时,他已经是一个对网络文学比较熟悉的人,看到别人在网上写作获得成功,他也决定朝这个方向发展。他选择了在网上创作长篇大书这个比较费时费力的路径,由于受到家庭的制约,他仍然是一边工作一边创作,因而写作进度很慢。这对十分注重更新速度的网络文学来说,是致命的缺陷。但他当时毫无办法,只能咬牙硬挺,最后作品竟然也颇具规模。

可就在他的作品故事进入高潮,内容精彩纷呈的时候,他打工的企业又倒闭了,他再次回到了到处打零工的状态。然而,这时他已经不是刚走出校门的少年郎了,社会也不是当年那样了,打工者中大专学历也比比皆是。在应聘工作的行列中,他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只能去选择那些一般人不愿意做的工作,而且还很不稳定。写作只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