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她手写的一字一句,确定这是向自己报平安的意思,心中一时安慰:她还是在意我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袁满跟着娜姐,上午的时候就在室内,体验客栈接待客人的流程,到了下午,二人则会骑上自行车,或是肩并肩步行,在古城内四处转一转。
走累了,就在茶馆里,找个临窗的位置坐下来,打开连接着手机的录音设备,就着古城和客栈的话题,一起聊天。
袁满针对想要宣传和解读的点,罗列了细致的提纲,只需要娜姐一一作答就行。
娜姐的回答也很真诚,包括来到这里开客栈的初衷,也毫不避讳地承认:主要是因为丈夫。
她和丈夫曾经都是在大都市打拼的年轻人,一次旅游的机会,见识了古城的风貌,彼此都喜欢上了这个地方。
当时还是她的丈夫,用半开玩笑的口吻说:等到彼此厌倦大都市的生活节奏了,就来这里,开一间客栈!
岂料,后来娜姐的丈夫,患上了急性血癌,从确诊到他离开人世,只间隔了几个月的时间……
娜姐骤然失去所爱之人,一时陷入了痛苦与迷茫,辞去了原来的工作,每日将自己关在家里,很是颓丧。
直到有一天,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了对于古城的宣传片,那正是和丈夫一起去过的地方。
看到镜头中,恍如隔世却又处处透着回忆气息的景致,娜姐终于下定了决心:离开大都市,用全部家当,在古城开一间客栈!
就这样,她成了古城众多客栈中的一位老板娘,如今距离开业,也已经过去两年了。
袁满注意到:娜姐在说到她的丈夫时,眼圈是微微泛红的,可眼睛里是含着笑意的,这两点看似矛盾,却格外动人!
娜姐说起这间客栈,提到起步时的确遇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自己又是个外来户,相比很多本地老板,会更难一些。
可如今回看这段路,并不感到后悔,甚至挺感谢丈夫当初的提议,是他不经意的一句话,让自己找到了真正喜欢,并且能做好的事情。
袁满被她的这句话打动了:即便斯人已逝,他的精神和乐观,依然在影响着她,甚至留下了能让她感到“有所期待”的念想。
娜姐说:但凡真心喜欢一个人,在意一个人,就会一直记着他的好,哪怕是阴阳两隔,也无法彻底斩断这种联结。
顺便说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诗词—“不思量,自难忘。”
这一句,像是一股奇妙的力量,不偏不倚地击在袁满的心口:
在这里的每一刻,自己不论是漫步在古城中,还是骑着自行车绕湖骑行,或者在品尝到好喝的花茶时,都忍不住想拍下照片。
与其说是为了纪念和日后怀念,不如说是内心有种冲动:想分享给在意的人看!
那个人,就是岑川。
关于这里的一切,袁满在第一天抵达的时候,已经通过视频电话,向袁母展示过了。
袁母更关心她居住的客栈温度怎么样,环境怎么样,游客的构成杂不杂乱之类的。
换作从前,袁满兴许会觉得母亲啰嗦,可现如今,面对她的这些追问,袁满全都作答了。
只要想到在静养期间,母亲在深夜里,还会起身为自己这个女儿端水的情景,袁满的眼圈,便忍不住发烫!
和母亲尚且通过这一次视频电话,可是和岑川之间的联结,似乎只有起落时的那两张明信片……
在与娜姐又细聊了一下午后,再次溜达回客栈,她要忙着核对这几天的入住账目,袁满便在客房里,整理下午的录音。
袁满听了收录效果,不得不感慨:同行推荐的这款,连接在手机上就能直接收音录制的轻巧设备,音质确实非常清晰,还能智能降噪!
可是并不认为放在行李箱里,特意背来古城的那套设备,就是多余的。
那套本来就是为防万一备用的,再者说,要不是为了带上它,自己怎么可能会在出发前,在家中和……
这个想法蹦跳而出的一刻,袁满不禁一怔,原本敲击电脑键盘的手也顿住了。
原来,自己对于那一夜,在“老破小”里见到岑川,是怀着庆幸感的啊!
想明白了这一点后,袁满拿起手机,翻出这段日子在古城角角落落,所拍摄的照片和短视频。
利用手机剪辑软件的“一键成片”功能,制作了一个简单的vlog,点对点发送给了岑川。
岑川听到手机振动的时候,手里正举着那张,从古城机场寄出的明信片。
原本以为,这张明信片便是她的“报平安”讯号了,乍一听到未读微信提示时,没想到会是她发来的,竟然还是一个视频文件!
袁满并没有对素材进行细致的分类,只是按照它们在相册中的排列,逐一添加进了软件而已。
相信他能看得懂,自己想与他共享的,是拍下这些细节时的情绪!
岑川发现整段vlog里,袁满压根没有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