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满这时候才意识到:他今早是要去医院的!
“煮牛奶粥,可以吗?”岑川见她不再接听电话了,开口问她。
袁满闻言,不禁怔在了原地:天呐,他的脾气也太好了吧?
明明今天一大早,他是要去单位的,昨天夜里被闹到那么晚才睡,竟然还能耐心听我讲完了那“狗血”的被骗故事……现在还要说去给我煮早餐?!
岑川见她没吭声,微微回头看她。
“哦……当然可以。”袁满意识到自己被他包容得太过了,不禁有些不好意思,“我能帮你什么吗?”
这句惹得岑川微微一愣,手里折叠被单的动作,也下意识顿住了。
“我的意思是……”袁满本想说像这样需要上早班的日子,早餐可以由自己负责的,可想到自己的厨艺,心里有些不自信……“稍等我一下!”
岑川还没反应过来,便见她冲出了卧室,很快就听到了客厅传来的关门声。
她下楼去了?
岑川快步走到客厅时,已经不见她的踪影了,不禁回想自己刚才与她的对话。
袁满直接在睡衣外面,套上了一款能够一直包裹到小腿肚子的长羽绒服,目的地明确:小区门口的早餐摊!
也考虑过换好了衣服再出门的,可想到他出门前收拾整理的时间有限,便本能想要争分夺秒。
以前每逢早起的日子,都是在小区门口的那家包子铺,买上一屉小笼包,有时候时间来不及了,索性在路上吃。
卖包子的阿婆,已经认识袁满了,彼此有时偶然在大门口碰到了,还会打招呼。
对于袁满这种,可以相对自由安排时间之人来说,会错过早点的时候更多些,有时候索性早午饭一起解决了……
可现如今,生活圈中多出了“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岑川,他是个作息比自己规律许多倍之人,晚饭已经由他解决了很多次了,倘若连早点也全然推给他,心里还是会过意不去。
想到这一点,袁满轻轻叹了一口气:之前因为怕麻烦,会刻意远离烹饪,有时候实在懒得下楼,才会用有限的食材,做一顿简易速食餐,或者直接奔去母亲家里,吃一顿可口又透着“妈妈味道”的正餐。
袁母因此,偶尔也会数落她“犯懒”,却并不会“警告”她下次不许再来了,而且做给她吃的,没有一顿是应付的,都是袁满最喜欢的菜品!
尽管袁满偶尔“跳脱不着调”,但基本的道理还是明白的:能够真正无私、不计较地爱着自己的人,只能是父母!自己的父亲离开得比较早,便觉得能够如此包容自己的,似乎就只剩母亲了。
现如今,生活里突然冒出一个包容心极强的岑川,反而让袁满“受宠若惊”……
他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为什么能对我这么好?难道是因为也“我这个人很不错”?还是因为彼此是不太熟的“青梅竹马”?
袁满将这几条,在脑子里过一遍,自己都不太敢相信……
对方能像这样包容我多久呢?
袁满不禁想起从前听朋友、前同事讲过的种种婚恋故事,模式似乎都差不多:
二人一开始在一起的时候,总是“你好我好都很好”的,有些自由恋爱的情侣,甚至不惜跨越千里,也要去成全这场“异地恋”,可后来呢?
大多陷入了争吵、冷战甚至是恶语相向的地步,究竟是为什么呢?
那时候的袁满,听他们讲述各自故事时,内心对于“恋情”其实并没有抱太大期待,甚至是有些“免疫”的,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相对理智冷静的“旁观者”。
将他们的话综合起来分析,结论很简单:关系不对等!
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甚至是一方全然享受着另一方的付出,逐渐习以为常,甚至觉得是理所应当的……
袁满听到他们的“抱怨”之中,出现频次最高的一句:“他一开始说过要为我代劳一切的,怎么后来就不作数了?”
袁满之前也没有特别认真地想过这句背后的原因,直到和岑川住到一起了,接受着他的种种包容,尤其是经历了昨晚到今早之事,终于悟到了:
倘若自己作为足够包容的一方,看到另外一方日渐变得坐享其成,却什么进步也没有,甚至越来越觉得“理应如此”,心里能好受吗?
即便是父母,看到我们的这一面时,心里也会偶尔埋怨“你有些自私”吧?
情绪价值的提供,倘若不是双向的,在一起后的日子,倘若没有过得比从前更顺心,那为什么还要选择“在一起”?
袁满猛然觉察到:自己已经有了“危机意识”!
提着包子,往楼上走的时候,还在思考这一点。
直到站在家门口,听到门锁从门内被拧开了,看到站在玄关处的岑川,袁满终于有了答案:
是啊,如此情绪稳定、贴心又居家的男人,谁想轻易错过啊?至少不愿意逼走他……
岑川微微垂眸,打量着她手里提着的食品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