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言之前与前锋部队将敌军的粮草烧毁,左翼大军趁机包抄,打得山戎措手不及,原以为可以很快解决这场战争,可这山戎也巧用地理优势,等冬季天寒,使大军耐不住,不少兵马损失。
所谓山戎,就是指当时生活在燕山地区,靠打猎生活的这么一群人。这些山戎人,因为常年打猎的关系,特别骁勇善战。而且,这帮人打仗比较耍赖,人家根本不跟你玩大兵团作战。山戎更喜欢小规模进行袭扰,等到你的军队来了之后,人家就撤回山里。,面对这些山戎人的袭扰,燕国是不胜其烦,而且还不可奈何。
毕竟,燕国的军队再厉害,也不可能直接把偌大的燕山给推平了。
之前被自己和皇上打得落荒而逃,安分这二十年的山戎,就因为大皇子的一句话就贸然出兵。
当然,这么多年燕国在和山戎斗争的过程当中,倒是也掌握了一些对付山戎的技巧。比如说利用农耕文明的优势,引诱山戎人下山生活。靠打猎为生的山戎人,生活质量肯定没有农耕为主的燕国人那么舒服。所以当时燕国就用这种文明层次的碾压,引诱山戎人下山生活,然后把他们同化掉。
可是这些山戎部落的人,在以农耕为主 后一段时间,开始觉得燕国只是为了收服他们,才弄了这个方法。在许多小人的挑唆与常年要给燕国进贡东西的屈辱之下,他们又开始对燕国富饶的疆土有了一些不轨之心,但是一直不敢,上官言也不知道为什么才会发生这样的事。
皇上在了结大皇子的事之后才给上官言传了书信,告诉他大皇子勾结蛮夷(也就是山戎,蛮夷为统称),才会使得这山戎率先出兵,多吉尔旺亲自带兵来犯燕国疆土。可是,皇上压根没有告诉上官言自己女儿与大皇子的事,一直认为自己的诺儿会等自己回家挑一个良婿,上官言这才将心中的疑惑给解开了。
现下,大皇子已经被斩了,这山戎怕是知道了,才会狗急跳墙。自己一定要稳住军心,守住这夺回来的关隘。等开春后天气暖和了,就可以一举攻破山戎防线,直取敌将首级。
燕山是燕国边界最高的山,高大的山脉将寒气全部挡在山戎部落,使得这里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都是特别寒冷的 ,只有每年的五月到八月这三个月的时间天气才会比较温暖。加上这一带的树都比较高大,又灌木丛生,山戎部落极易隐藏身体。寒冷的时节都是大雾弥漫,中原地区的军队极度的不适应 。
可万万没想到,这多吉尔旺在四月份的时候,在一个月黑风高、大雾弥漫的晚上 ,带兵偷袭燕国军队,军队没有防备,死伤过半 。
上官言更是被射了一箭,箭上有毒,昏迷一个多月。
送出去的信迟迟没有回音,部队没有了补给,已经开始军心溃散。
皇帝是在七月份收到了来自前线的急报,送信的人说,丞相派出了二十多批送信的人,都被敌军给拦截了下来,只有自己一个人活着将信送了回来。
皇帝知道后,立即召集了文武百官商议对策,支援前线。
“众位爱卿,可有人愿意带兵前往燕山解救丞相,大破敌军 ”文武百官都把头低了下去,生怕被皇上叫到。
“废物 ,一群废物,每天在这里唠唠叨叨,到了真正需要你们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 ”皇帝气急败坏,一边说着一边用双手把书案上的东西全部扫落,拿起东西朝着大臣们砸过去。
那些大臣只是跪下“皇上息怒,当心龙体 ”皇帝更加气恼,“每天竟会说这些没用的事,真的要朕罢了你们的官吗? ”
左相站了出来,“臣认为可以让兵部侍郎带兵前往 ,兵部侍郎经常在校场操练士兵,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
“不可呀,皇上,上战场打战并非儿戏,怎能让这么一个毛头小子上战场呢,况且老身只有他一个儿子,出了什么事,老身也不活了 ”右相知道左相是故意这样做的,自己也不顾什么颜面了,只要能保住自家儿子就行。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起来,皇帝看着都心烦,“没了丞相,就没有一个人给朕出出主意了吗?每年拿着朝廷这么多俸禄,却没有一个人可以好好地为朕分忧,要你们有何用?”
皇帝一边重视丞相,一边设立左右相来分走他的权力,明眼人都知道是皇帝害怕丞相威望比自己厉害,所以谈到与丞相有关的事,没有几个人敢站丞相那一边,又何况丞相不在,更加没有人会帮他一把。
“皇上息怒,注意龙体。”
“又是这句话,你们翻来覆去就是这句话,朕早就听腻了。”
“既然众位爱卿都没有人愿意前往燕山, 那只好召开比武大赛,招募有能之士,为朕分忧 ,众位爱卿没有什么异议了吧 ”
“臣附议”“臣也附议”
“另外,这件事交于吏部处理,昭告天下,后天举行!”
“皇上盛明”
“翻来覆去就这几句话,朕天都听烦了,退朝吧 ”
退朝后,皇帝将书信送往丞相府,给群主看一下,顺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