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堂内一片混乱,林三枪的话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若是富贵不买房置地谁还愿意在战场上拼命博取功名富贵。
可是林三枪灵魂穿越而来,虽然学的不是历史专业,但是后世资讯的爆炸,让普通人也能了解历史的进程,兴亡周期率更是后世不断被提起的历史话题。
朝代兴亡多为土地兼并所引起,尤其是权贵大量占有土地,财富过多的集中在权贵手中,富者阡陌相连,贫者无立锥地,百姓不造反就没有活路。
一旦临界点到达,总会有人振臂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看到众人都沉默不语,林三枪知道大家都不同意这个提议。
“二虎!咱问你,你家的地是怎么没的?”
郑二虎见大哥问到他家的地是怎么没的,眼睛顿时就红了。
“大哥!俺们家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就那么二亩地还被林大户给坑去了,俺爹到县衙去告状,那狗官不但不给俺爹做主,还打了俺爹一顿板子。
俺爹气不过,回家没几天人就没了,俺娘悲伤过度,年都过去,人就没了。家里只剩下俺跟一个妹子,那时候俺还长成。
要不是大哥接济,还让俺妹子住到大哥家里跟着三娘,俺们兄妹早就成了孤魂野鬼。”
林三枪看向众人说道:“除了子才、李娘子和德归先生,你们不是咱的同乡,就是咱的同族。
想一想咱们为何会流落到海上谋生,甚至还要在海上以命相搏,咱就问你们一句话,你们恨不恨林大户这样的地方豪绅?”
众人低头沉思,张慎远、黄文宣、石世彦三个读过书的人若有所思,李幼娘更是眉头紧皱,想不明白林三枪为何要问这样的问题,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
若是有权有势不能作威作福,谁还愿意拼命往上爬,与其说贫苦百姓恨权贵,不如说是恨自己不是权贵。
黄文宣明白了林三枪提出为何不要大家占地的要求,可是不给大家占地的好处,如何能够让大伙拼命,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将军!咱们都是跟着你的老弟兄,自然不会计较,可是我林家军总是要扩大的,将军可有什么好处给后来者?”
黄文宣的话说出了其他人的心声,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没有好处谁愿意干?
林三枪注视了一圈手下这些兄弟,知道自己不能用后世那群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的觉悟要求他们。
想要将队伍做大,没有好处依托肯定是不行的,不过土地是百姓的根本,粮食关乎一个国家的安全,绝对不能被权贵占据。
“秀才,诸位兄弟!咱知道你们的想法,也理解你们的想法。谁不想富贵还乡,可是这富贵也不是非得依靠占地获得。
你们跟着咱跑了这么多年的海,仔细想一想,跑海的利润比土地要高多少,咱林家军会将所有海上贸易获得利润的三成拿出来用于奖赏功臣。
以后你们的家族后代,就算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干,这份干股都会源源不断地给你们分红。
这三成干股的利润,咱会将他们分成一百股,按照功劳大小赏赐给功臣,就算分到十分之一股,分红的利润也是一笔非常庞大的数字。”
大家当然知道海上贸易的利润,可是海上贸易却不稳定,若是哪一年赔了呢?哪里有土地能够保值,只要不摊上败家子,是能传给子子孙孙的。
这就是几千年农业社会的思想,再富贵的人家,商铺可以舍掉,土地却是万难舍去。
林三枪发现自己给出的替代方案并没有打动任何一个人,他有后世的思想,很容易就能摆脱土地思维。
手下的这些人却无法摆脱土地思维,对于土地的执念是刻在华夏百姓骨子里的。
“既然大家都不同意这样的改变,你们谁来说说该怎么分配,难道还是开国之后大封功臣,然后权贵、官员、士绅大户疯狂占地,直到小民百姓忍无可忍揭竿而起,再来一个轮回吗?”
“将军!天下兴亡也不止土地原因,最起码前宋便不是因为土地而灭亡,而是亡于武力不足,太史公言:‘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将军一味堵是堵不住的。
将军能够挡住陪你打天下的兄弟兼并土地,能挡住天下人吗?”
“子才觉得应该怎么办?”
石世彦把心一横,沉声说道:“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不是掌握土地的多寡,而是征收赋税的不公平。
权贵占得土地多却不用交税,百姓本就没有多少土地,却要缴纳重税。这种不公平的征税方式,吃亏的总是小民百姓。
想要抑制土地兼并,不让兼并土地不现实,而是应该通过赋税的调节让权贵大户明白兼并的土地越多利益越少。”
没读过书的林家军首领还没什么感觉,可是读过书的张慎远与黄文宣却大吃一惊,石世彦怎么敢提出这样的建议,这是想要挖儒生的根啊!
一直不怎么喜欢说话的张慎远立刻站起来反对道:“将军!老朽反对石子才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