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1 / 2)

要不是黄沛沛在耳麦里提醒,何炯还想一直磕下去。

“你们俩吵架,等唱完再吵行不?不然一会儿,吵架把唱歌的力气用完了怎么办?”

两人和平存档。

“阿七,这次为什么会选择古风歌曲?”

“古风国风,都是极具我华夏特色的形式,都是将古韵和现代包括外来的优秀音乐形式所结合,从而形成更具冲击力和吸引力的音乐类型。博采众长又能坚持本心,我觉得这才是古风歌曲的魅力。”

“那这首歌大概讲了什么呢?”

“讲一个故事吧,大家听完就明白了。”

“那好,让我们把舞台交给阎如七!”

微弱的灯光打在阎如七身上,此刻的他正坐在一个梳妆台前,对着面前的铜镜,修饰自己的妆容,慢条斯理不紧不慢,但身上散发出来的忧郁悲伤气场,即便是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的。

突然,身后的屏幕上浮现出一句句话,以及一段段旁白。

“官老爷们来了,你们赶紧打扮打扮,上去陪酒!”

“不陪,他们是侵略者,是畜生。”

“你就是一个破唱戏的,还要立牌坊?不陪就滚!”

阎如七依旧在梳妆台前化着妆,甚至动作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大家就是能感觉到阎如七变得更忧郁,更加无可奈何。

舞台的周围,逐渐亮起,看到眼前一幕,几乎所有人都怒火中烧。

只见,周围摆放着几张矮桌,都是霓虹国风格的矮桌,几个大腹便便,留着鲜明霓虹国特征的男子正津津有味地看着桌前起舞的华夏戏子。眼中玩弄之色毫不掩饰。

弹幕:

“这tm就是你说的抵抗崇洋媚外?然后你就给霓虹国当狗?”

“阎如七,我对你太失望了!没想到你竟然是这种人!”

“拜托,这一看就是铺垫,长点脑子不行吗?”

不过效果是显著的,几乎所有看到这一幕的华夏人,心中深埋着的那段记忆,心中的那一团火重新被点燃。

屏幕上缓缓出现了歌曲的信息:

“《赤伶》

作词:阎如七

作曲:阎如七

演唱:阎如七”

经典的一人串三角,大家都见怪不怪了,阎如七这家伙只唱自己写的歌的奇葩特点,在圈内已经不是秘密了。

终于,那一身红衣从梳妆台前站了起来,缓步走到被霓虹矮桌围住的中间位置。

“戏一折 水袖起落

唱悲欢唱离合 无关我

扇开合 锣鼓响又默

戏中情戏外人 凭谁说”

要说之前阎如七的歌声是澄澈非常具有穿透力的话,此刻阎如七的声音就好像缠缠绵绵的柳絮,舒缓平和。

下一秒,这种缠绵无奈,突然就变得洒脱。

“惯将喜怒哀乐都融入粉墨

陈词唱穿又如何

白骨青灰皆我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

位卑未敢忘忧国

哪怕无人知我~”

台上的阎如七依旧一身红衣挺立着,四周坐着的霓虹看客依旧在不屑地看着,矮桌前,一众戏子依旧在舞动着。

可一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将所有人都直挺挺拉近了,那段烽火岁月。

长期的自视甚高、和实力不匹配的财富占比,终究引来了祸端。他们烧,他们杀、他们抢、他们掠,坏事做尽,让这片富饶的土地洒满鲜血。

戏子,在很多时候就连平民都不如,他们没有自由,只能凭借取悦他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社会地位极其低下。但那又如何?

我位卑,但我一直心系国家,用自己的微弱,照亮哪怕一点点的黑暗。

“台下人走过 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 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

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 戏幕落 谁是客

啊~

浓情悔认真

回头皆幻景

对面是何人”

阎如七戏腔一出,所有人都仿佛什么东西在疯狂冲击着自己的天灵盖,身上的鸡皮疙瘩瞬间掉了一地。

弹幕全都是清一色的666,膜拜大佬等等。

当然大部分人听歌还是只听曲,真正的歌曲,绝对不是只有曲好就行的,词曲相和,才是一首完整的歌。

能了解这首词真正含义的,才会完完全全被这首歌所打动。

梅竹石,是华夏戏曲协会的元老之一,论名望完全不输给所谓会长,在戏曲圈子里德高望重,很受人尊敬。

自从上一次去蜀都出差,收获到一句诗之后,原本对传统戏曲传承有些惶恐的梅竹石放下了心理负担,他觉得大隐隐于市,传统文化不会就此断了传承。对未来戏曲界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可好景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