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七块石头并非炽火石,炽火石都是圆的;而这七块石头的形状,却都是方的!我觉得这七块石头比炽火石要珍贵”注视着面前的七颗空天石,郦雨辰啧啧称奇地感叹道。
“跟着小师弟的那个卫洋,前世做过庆阳的学生,怪不得这世能跟庆阳走得这么近”隐身的刘兆安盯盯地看着卫洋,在心里沉吟道。
周平和郦雨辰,前世都做过刘兆安在蓝海修道那世的师弟。刘兆安那世叫楚明,是大师兄;周平那世叫庆阳,是二师兄;郦雨辰那世叫玉封,是小师弟。刘兆安心里沉吟的小师弟,指的是郦雨辰;庆阳则是指周平。
周平前三世的同类生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学者慎到,慎到曾经长期在稷下学宫讲学;而卫洋前三世的同类生命,就是常听慎到讲学的学生。这就是为什么,卫洋总会莫名地产生,周平拥有渊博知识的感觉的缘故。
刘兆安、周平和郦雨辰作为师兄弟在蓝海修道那世,是三个人的缘分纠缠在一起的唯一一世!其它世,三人中,只有两人个的缘分!曾经纠缠在一起过;不是刘兆安与周平或郦雨辰,就是周平与郦雨辰。这也是为什么,刘兆安会在心中把周平称作庆阳,把郦雨辰称作小师弟的原因。
“应该把小师弟搬运到不周山去,那里的炽火石很多;尤其是紫霄和赤地,遍地都是!随手就能捡到。地球上的炽火石太过稀有,极难找到!又起到了稳定地球环境的作用;有一丁点变动,都会造成巨大的天灾”感应着头顶上,此刻正在研究蓝海的空天石的郦雨辰,刘兆安在心里沉吟道。
“我把这块石头抠下来给你研究……”感应到郦雨辰正在研究蓝海的那块空天石,卫洋便立刻说道;然后,就释放出了自己的精神力介入到了蓝海的那块空天石当中。
施展念力,必须释放精神力;通过施展念力来固定物体,或是通过施展念力把固定在一起的物体分离,都必须释放精神力!生命的精神力越强,固定物体的力度越大;分离物体的力度,也会越大。这就是为什么,卫洋头一次见到七星洞洞顶镶嵌的那七颗空天石时,无法撬动分毫!而现在,却有足够信心,把那块蓝海的空天石从岩壁上剥离的原因。
生命只要具备精神感应的能力,便能施展出那种,可以把任何固定在一起的拥有实质的物体分离的念力。对于这点,卫洋很清楚!知道自己拥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力去分离那些,像石头或木材一样拥有实质,并固定在一起的物体。
头一次见到七星洞洞顶镶嵌的那七颗空天石时,卫洋虽然能释放念力;但却不具备精神感应能力!无法将那些空天石从岩壁上剥离。要知道,七星洞洞顶镶嵌的空天石,可是拥有近乎逆天实力的魏伯阳固定在洞顶的。
现在的卫洋,已经具备了精神感应能力;所以,当感应到郦雨辰正在研究蓝海的那块空天石时,才会信心满满地说,要把那块空天石从岩壁上抠下来。
当卫洋因为要把蓝海的那块空天石从岩壁上剥离,而释放出自己的精神力时,蓝海的那块空天石的传送力量被瞬间激活;发出了耀眼的蓝光!把四周的环境照得如同海洋馆的场景一般;卫洋和郦雨辰二人的身影在蓝光出现的刹那,便神秘地消失了。
郦雨辰和卫洋二人,此刻已经被传送到了不周山;被传送到了,组成不周山的七颗星球中的那颗,叫蓝海的星球上。
卫洋和郦雨辰二人,这会儿并不知道他们身处何地?并不知道,卫洋在无意间激活了镶嵌在洞顶的那块蓝海的空天石的传送力量;把他们俩,在转瞬间便传送到了蓝海。
在卫洋和郦雨辰被传送到蓝海那刻,正盘坐在自己房间里担心父亲的周平的内心深处,突然升起了一股!莫名的离别愁绪;而且在那股莫名的离别愁绪当中,卫洋的正面身影突兀出现!然后,又很快转过身去;只留下了一个!由清晰逐渐变得模糊,最后又消失不见的背影;就好像周平在睡梦中碰到了,渐行渐远的卫洋一样。
周平的心中,此刻产生的离别愁绪。是只有在两个,关系非常亲密;而且会互相牵挂的生命间,才会出现的一种极为罕见的精神现象——心灵感应。
心灵感应是在关系非常亲密,并且会互相牵挂的生命间,才会出现的一种感知现象。一种情感真实;但感觉,却似是而非的精神现象。比如当父子、母子,或在一起很久的夫妻和兄弟姐妹之间的某一方出现重大变故时,另一方会莫名地产生忧愁,烦恼和悲伤,或欢喜和兴奋等情感,就是心灵感应。
正常情况下,生命间有心灵感应的现象出现是极其罕见的。即使生命间的关系再怎么亲密,再怎么互相牵挂;心灵感应的现象,也几乎不会出现!比如在周平与父母之间,就从未出现过心灵感应的现象。
正常情况下,心灵感应的现象,只是在关系非常亲密的生命间,才会出现的一种极为罕见的偶发现象;但当彼此关系非常亲密的生命间有了灵魂扣联系,那当它们之间有重大变故发生时,就必然会有心灵感应的现象出现。
周平与卫洋的关系,自然非常亲密;而且在他们俩之间,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