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到访承秀宫(1 / 2)

汪县令尴尬一笑,使劲挠挠后脑勺,说出了实情。

要说百年前, 丰阳还是不错的。

最大的优势,是地理位置优越,是连接峦国和巫国的重要枢纽。

别的不说,大大小小的驿馆都赚得钵满盆满。

甚至,还有着十户七商的说法,十家得有七八家做买卖,遍地都是生意人。

但是,三国混战多年,两国之间的交易断断续续。

因此,很多修建的直道,也都毁坏了。

“唉,风沙蔓延,丰阳地界是一天不如一天。县衙门养不起闲人,若非今日盗窃案件牵扯两个王府,也舍不得请这么多衙役撑门面。”

汪县令叹息着,说话倒是实在。

“他们都是附近的老百姓?”凤飞九看着那些瘦弱的衙役问道。

“是,也有下官自家亲戚,随叫随到,倒也便利。”汪县令不好意思笑了。

“每次能给多少钱?”

“哪有银钱给,一人半袋子黍米。”

汪县令说着,还比划了两下。

袋子也不大,够吃几天而已,又小心翼翼埋怨:“下官也曾是高中头榜的才子,可惜没有靠山,更没银钱能使,就被放到了丰阳,一呆就是近二十年。”

“不会是薪酬不涨,反而还降吧?”凤飞九吃吃笑。

哎呦!

汪县令拍着大腿,咧着嘴苦笑道:“这话也就您说出来,下官可不敢抱怨。”

“丰阳发展成现在的情况,你这地方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凤飞九突然俏脸一寒。

汪县令吓得打了个激灵,双腿弓着,半蹲着身子抱拳道:“夜王妃,这,这……丰阳现状,也不是下官一人造成的啊。”

“你也没起到积极作用。”

凤飞九翻了个白眼,哼道:“民以食为天,什么时候都不能疏忽农业的重要作用。之前的地方官,为了眼前利益,都跑出去做买卖,便荒废了农耕。”

顿了顿,凤飞九又说道:“而你,满脑子只想着如何恢复旧貌,依然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本。不怪你,又能怪谁?”

汪县令愣在当场,琢磨好大一会儿,一副恍然模样,深深抱拳躬身:“夜王妃一席话,如醍醐灌顶,汪某茅塞大开啊。”

“孺子可教。”凤飞九得意一笑。

“只是,田地贫瘠,想要恢复农耕也不易。”汪县令苦着脸。

“一点脑筋都不肯动!”凤飞九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还请夜王妃赐教!”

“看在你还算尽职的份上,本王妃可以不吝赐教。”

凤飞九娓娓道来,说的汪县令那叫一个心服口服。

首先,要改造田地。

板结的田地,可以掺入沙子,而清理出来的土块则可以中和沙化的田地。

施肥必不可少。

还有,开沟引渠,灌溉是少不了的。

再就是,耕田得有农具和农畜等等。

汪县令一边听一边记,听话的像是个小学生。

将所有条条框框整理一遍后,却发现了个重要的问题!

汪县令有苦说不出,要想做这些,得用钱啊!

朝廷拨款层层剥削,到手里仅能维持县衙的日常基本开销。

有些话汪县令没说,他都得偷偷替人写点书法卖钱贴补家用,身上这套官服,不见贵客从来不穿。

买不起新的!

“夜王妃,您说的都好。只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而是不管不顾,任情况恶化。”凤飞九哼了声,又说道:“农田改良,可以利用丰阳有利地形,沙子有的是。挖出来的土块则可以中和沙化的土地,一举两得。”

“妙啊!”汪县令竖起大拇指。

“肥料可以自家沤制,来年备用。另外,本人可以提供个配方,还可以灭菌杀虫,提高产量。”

“呀,王妃真是丰阳百姓的救命菩萨!”

“至于农具嘛。”凤飞九环顾一周,眼神落在包裹上,大方道:“就将这些变卖购置吧,来年百姓们有了钱,再还我不迟。”

汪县令感动到无以复加,夜王妃居然用自己的陪嫁为百姓谋福祉,令人难以置信。

凤飞九又说道:“农具先不要着急购买,我先提供个设计图,找人统一打造,价格便宜还能提高效率。”

制作农具?

还有王妃不会的吗?

方木都听傻了!

“我那里有不少牲畜,就圈养在丰阳,距离此地不远。汪大人带人去挑,酬劳什么的都好说,记得多喂些好饲料吧。”

一下子灌输这么多,汪县令大脑一片混沌,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

凤飞九见状,又给他来了一针强心剂。

“汪大人,做出成绩,还怕朝廷不重用吗?别忘了,自己才是自己的贵人。”凤飞九将这句话重复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