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来了。”
荒芜与宙明眸光锋锐,看向中间的地葬,默契的说道:“二哥,出击吧。”
语气都充斥着杀伐之气。
相比较俩人的杀气,地葬神情极为平静,“再探!密切监视周军动向,时刻来报。”
“诺!”兵卒驾马而去。
“二哥?”宙明与洪虎俩人不解。
“先任由他们进入我大秦,消耗他们的体力,届时我们再出击。”地葬开口回应。
俩人闻言,自然明白了地葬的用意,随即回应:“我们听二哥的。”
……
函谷关,秦国第一关,在左右还有闸义道与古封道两座大关,以北百里,是古封道。
此地再向北数十里,便是昔日辰王朝的地界,也是六合之一的地合,同样也与阳合毗邻。
与阳合毗邻的地合边疆,这里绵延千里,都是一片片高山。
昔日辰王朝就以此为跳板,与诸国合纵,进军秦国函谷关。
当然,如今伴随辰王朝被灭,无论人合、亦或者地合,都已成为了大秦土地。
此时山脉间,同样也有一支兵马,马匹浑身都挂满了甲胄。
正是由玄字营、黄字营、宇字营的三万龙骑。
离开岷山大营,他们一路北上,来到地合,便一直隐藏于此,
就是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时机,伺机而动。
摧毁诸国最后一支可用兵马。
“三哥,我们还要等多久?”宇宪忍不住一问,眼眸更是目露锋芒,
若非军令不可违,否则,他早已忍耐不住,一路杀向齐国北都。
“不是我们要等多久,而是看敌军能等多久;他们忍不住了,便是我们出手之时。”玄武回应。
“五弟莫急,听三哥的,等着便是。”黄渡倒显得神色平静,驾驭三马与玄武一同遥望阳合的方向。
在众将士的苦等中,一位兵卒驾驭快马来到前方停下,朗声:“将军,十万齐军已过弋阳,距函谷关仅百余里。”
黄渡和宇宪听闻此话,手握缰绳,等待三哥的命令。
玄武手臂抬起,一挥手,朗声开口:“全军听令,歼灭齐军。届时自安北州而上,配合南平君,攻取齐国北都。”
“诺!!”
三万龙吼之音,响彻云霄,九万匹马一路疾驰南下,直指齐军,要将之拦于函谷关前。
……
自秦国发兵,已过去了不少时日,战火弥漫至中州每一处角落,
处处可见累累尸骨。
这便是战争之残酷,每一场战争都有无数人身死。
可…中州分裂数百年,被各大王朝割据,年年纷争,未曾有一年止息,
也因此,战争,成为了家常便饭。
不过,而今之中州,已现一统之势,吴、辰两大王朝相继覆灭,八荒也被诸国吞并。
尤其在前不久,周王朝数十万兵马于大卫城,被秦军前后合围,腹背受敌。
周军数十万,虽全面反抗,可最终还是落于溃败之结局,
大卫城被秦军踏平,周国兵力,为之一炬!
都梁,周王宫!
大殿内极为压抑,所有人都知晓了前方战事,大周兵马尽数落败。
“黎阳君,也为国尽忠了。”众朝臣口中沉吟自语,神情上有着些许惊骇。
要知晓,这可不是别的什么人,而是黎阳君,是大周最擅长带兵作战的一位封君大将。
没想到,竟也永远地留在了大卫城。
还有之前武安岭被袭,也因此致使平越君…大周的两位封君大将,无一幸免于难。
当然,最重要之事,还有大卫城的数十万兵马…这是大周的命脉,也是大周的根基。
可…大卫城一战,彻底毁灭了大周的根基,数十万兵马溃败,
这如何不让人感到心悸,内心不免有些惶恐不安。
“秦国!”周王拳头一紧。
“大王!”一位使卒在王宫内快步奔跑,双手高举一封竹简,来到大殿中央。
“叶州将军率领的十万兵力惨败,尽数葬身于阳合,我大周十万将士,全数为国效忠。”
这一道平淡的声音,却如同晴天霹雳,无情的击碎了众朝臣最后一点希望。
“怎会。”周王神情冷漠至极,身体都忍不住轻微一颤,
手掌紧攥着竹简,都握变了形。
然而还未待他发怒,不断有使卒高举竹简来到大殿,“大王!穆瑰夏率数十万秦军,直逼我都梁而来。”
“大王!犁宣三十六城失守,被秦军占领。”
“大王!克秦州失守,秦军攻破北域十八城。”
一道道声音,相继在大殿内响起。
每一道回信传来,都让人心头一颤,每一道回信,都意味着大周城池失守,
一座座城池,落入秦国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