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三公(1 / 3)

王者大统 觅忘尘 4265 字 2023-01-13

秦王朝,京都!

一片巍峨壮观的群宫,给人一股无比肃穆之感,这里便是秦王朝的王权象征之地,

秦王宫!

本该充斥着威严的秦王宫内,竟有一条条白色丧布悬挂于殿沿,每个人神情悲戚,让人心头感到沉重而压抑。

王殿偏殿,主要用于议事的大殿,也称议事殿。

议事殿内,有着数位身穿丧服、白布系于额头的身影,每一人都是王朝最具权威的朝臣。

秦王暄离世…

他们便是京都最具权势之人,一言一语足可决定王朝之走势。

“大王突然离世,其中隐秘到现在了,竟还没查探出来么?”一道恼怒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

开口之人,是一位年约六旬有余的长者。

穆瑰夏,身居太尉,主要负责管理全国军务,执掌军权,听从秦王的命令调动大军,在王朝的权位极高。

与当今相邦、御史大夫一同位列三公。

“说话!”穆瑰夏神情愤怒,看着在场诸人。

“最新查探,大王似被王室祖地的某种神秘力量反噬,致使身体状况越发严重,一日不如一日,这才在短短的几日时间内…”一人道。

说到此处,语气停顿了下来,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心情无比的沉重。

国不可一日无君,一位君王离世,这对于整个王朝而言,无疑是最残酷的打击。

尤其秦王暄离世后,朝堂开始变得微妙,不仅仅只是安慕君和南平君,更多的朝臣都在观望,尤其是那位…

诸人想到这里,眸光变得锋锐。

此刻,又有一道声音响起:“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尽快迎回公子曌,继承大统,才能安定王朝内乱。”

诸人眼神看去,便见一位长者到来,与执掌军权的太尉穆瑰夏年龄相近。

诸人见此,连忙行礼开口:“傅公。”

到来的长者,傅卫俞,御史大夫。

主要负责管理图籍、奏章,以及监察所有朝臣,是仅次于左相邦和穆太尉的三公之一。

“傅公说得不错!”

穆瑰夏对此认可的点点头,说道:“根据前方暗探来信,远在南国平定局势的安慕君和南平君不遵旨意,提前挥师归来,按照其本性,必然是剑指王位而来。”

此话一落,众人的心头又是一沉。

“安慕君和南平君向来野心勃勃,无视君王之威仪,数次挑衅于王权,甚至还曾发动过叛乱,但都被大王念及兄弟情义,将此事一一压下。而如今又从南国提前挥师归来,其目的几何已是昭然若揭!”

一位朝臣气愤的道。

若说安慕君和南平君是来吊丧,他们断然是不信的,若只是吊丧又何须率领数十万铁骑而来?

狼子野心,世人皆知。

“眼下最要紧之事,还是尽快迎回公子曌,也只有大统之位已定,才能安抚秦人之心、才能平定局势变化。”御史大夫傅卫俞看向诸人。

也在观察几人的神情,虽说在场之人都是大王生前最信任的朝臣,但以眼下的情况,难免不会有人心怀鬼胎。

“我等听傅公之命,迎回公子曌。”在场诸位朝臣拱手道。

“甚好。”傅卫俞点头。

看向一旁同为三公之一的穆瑰夏,便见他开口:“穆公以为呢?”

作为大王生前最信任的穆太尉,他相信穆瑰夏会和他是一样的选择,都不愿王朝发生动乱,更不想见到王朝面临国将不国的局面。

否则,受苦的将是整个王朝。

“迎回公子曌,使王朝无患,本就是我等朝臣的本分,谈何以为。”穆瑰夏迈步走出。

“难得穆公与我同心。”傅卫俞看向诸人,说道:“京都离南国的路程不下千里,再加上大军行进速度缓慢,因此,我们务必在半月之期迎回公子。”

然而他的话音还没有落下,便见穆瑰夏摇摇头表示,“不!我们最多还有数日的时间。”

“何意?”诸人目露疑惑。

傅卫俞看见太尉的神情,似也猜到了他心中所想,眉头皱了皱,心头浮现一抹不好的预感。

便听他说道:“我们都能明白时间就是一切,安慕君和南平君又岂会不明白这一点,因此,他们一定是先率领轻骑而来,大军主力在后。”

率领轻骑,将会提前不少时间,安慕君和南平君常年征战沙场,必然深知此理。

“若如此,可就麻烦了。”诸人心头沉重,要知道京都距离公子所在的琅琊山可不近,若是只有短短几日时间…

才是真的时间紧迫。

哪知此刻,傅卫俞再次说出一句惊人之语,“除此之外,我得知原本在外负责督察的翰庭卫已经改变了路线,一路东出,其路线很有可能是公子所在的琅琊山。”

“什么!”诸人面容一沉,心脏忍不住颤动。

如今秦王暄离世,整个王朝最敏感的无乎于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