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夫子三问(1 / 2)

王者大统 觅忘尘 3827 字 2023-01-13

夫子峰,五座环形山峰的主峰,同样也是夫子的峰山。

“夫子峰…”秦曌来到了夫子峰,这里并不像书峰那般巍峨,但若站在峰巅,足以俯视这片土地,一眼观全貌。

也没有像其余峰一样有耸入云霄的阁楼,只有一座茅草屋,让人眸光诧异,

实难想象琅琊山之主的夫子峰,竟是这般的简陋。

不过好在秦曌来了太多次,并没有任何异样,推开房门就走了进去。

前方有一人负手而立,背对着他。

“夫子。”秦曌眸光异样。

此时的夫子背负双手,背对着他,没有开口便让人感受到一股宗师气场,朝着他迎面而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物体吸引了他的眸光,在其旁边的木桌上,摆放有一个长约三尺、宽约六寸的木匣子。

“这样的特征有些像是…”

秦曌眸光微凝,随即重新看向夫子:“夫子唤曌前来,若有指导之处,曌愿听其详。”

夫子背负双手目视前方,秦曌也很默契的没有追问,一时间,陷入了短暂的寂静。

许久,天地间忽有一片落叶随风而去,落地归根…

“天上地下,人居于中,故可顶天立地,立于天地间;你以为,何为人?”夫子道。

秦曌眸光异色,明白夫子这是在考教。

随即道:“人,一撇一捺组成,分则无用,合则为人;人贵有德,则处天下,人若无德,则与牲畜无异;人之所以是为人,是因有思维、有头脑,能够克制自己的行为,做人当以德为先。”

眸光平静而淡若,这是他对生而为人的看法。

“何为国?”夫子又问。

“一人颠沛,流离四方;数人为家,安居一偶;家之上,则是国。”秦曌语气停顿了下,“国,口为四面八方,即天下,其内含玉,玉之光华敛于天下之内。”

“何为天下?”

“天…下。”秦曌沉思,眼神看着天空若有所思,“从古至今,圣人认为天圆地方,凡是在地上的一切都在天的下面,故,称之为天下。”

“那你以为呢?”夫子回眸看去。

“我以为么…”秦曌漫步而至,站在夫子的侧后,眼神目视前方:“目之所及,皆为天下!”

对于他而言,但凡是能看见、能知晓的地方,都可称之为天下。

“目之所及、皆为天下…”夫子听到此言,眼眸在变化。

这些时日的相处,公子曌时常前来夫子峰听他讲道,因此,他又岂会不知对方的想法。

从这句话中,他已经听到了里面的含义。

“你之心已定,我不便多说。”夫子看着他,语气停顿了片刻,“想来不久,你将要下山入世,在此之前,我送你一剑。”

“嗡…”夫子身上有莫名的气息弥漫,旁边传来嗡的一声,桌上的木匣子随之打开,顿时厚重的剑气释放在房间内。

木匣子中有一剑,还伴随有一股无比厚重的气息,朝着他迎面而来,让人心头为之一震。

秦曌已经迈步靠近,眸光注视着不愿挪开,似被此剑所吸引,问:“此为何剑?”

“天问!”

“天…问。”秦曌将天问剑拿起,一手握剑柄、一手握剑鞘缓缓展开,

刹那间,明亮的剑光将房间照耀,轮廓都映照进剑身。

通体剑身无尖无锋、更没有刃,不知是由何种材质锻造而成,除此之外还有一神秘之处,让人着迷。

此剑,竟有着一股让人无法忽视之感,像是一柄王者之剑。

“无锋无刃,如何剑指九州?”秦曌淡淡的开口,可是眸子中已经泛起一丝变化,越看便越欣赏此剑。

“以众生为锋,以铁骑为刃,则可无往不利、无坚不摧;天问之下,皆得臣服。”

“好!”秦曌眸光变得锋锐了起来,眼神看着天问,开口道:“今后,你便随我一同剑指九州、试问苍天!”

平静的话语,如同惊雷一般在房间内响起。

“嗡!”秦曌将天问从剑鞘中拔出,手臂一震,一股锋锐之气绽放,随意迸发而出的剑气将木桌劈中,咔嚓的一声,木桌顷刻间破碎。

“好一柄天问。”

秦曌眼眸深处浮现一抹色彩,手掌旋转将剑身朝上,伸出手指轻轻的抚摸这剑身。

“能拔出天问,足可证明你之不凡。”夫子不知何时已回眸,正看着秦曌手中的天问剑。

“此剑,很不错。”秦曌虽有疑惑却没有多问,只是很喜欢这柄剑,两者像是彼此天生契合一般,都知晓对方的诉求与意志。

“天问非凡,你,亦非凡。”夫子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多谢夫子授剑。”秦曌将天问收起,拱手致谢。

“它本就属于你。”夫子越过身旁,漫步走向里面的一处看台,开口:“今后恐再难相见,来,再与我下一盘。”

在看台上摆有一个棋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