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卷4:留下刘向阳,莫让人断肠(2 / 3)

泥石流1 真胡严 4647 字 2023-01-12

多,他就没有时间管给弟弟为国写信,把个弟弟急得人都瘦了一圈。

当然还有就是何自爱,她竟然没有接到张为民半言片语。说实在,他知道张为民的离去,一定与她的母亲的关。

她也只是猜想,也不知道自已的母亲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竟然会让张为民一夜离开了。

为此他一直与妈妈冷战,她知道她母亲什么话都说得出,但他也相信张为民一定不会放弃她。

她只能望着南飞雁,一天天期待着,梦想着张为民的回来。

张爱国也听说何自爱的妈妈找过他哥哥,但也是道听途说,说不上什么理由,也只能相安无事。

这天,刘向阳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来到厂区库房开始一天的工作。

朱先进意外来到他办公桌前。

“听说你要去南方。”朱先进问得很直接,面部也很严肃地。

刘向阳并没直面回答,他说得很沉淀:“我的父亲为了我这份工作,他低下了头,放下了所有的面子,那时,他对我说,三线企业是中国未来几十年的支柱,为国为民都应当争取参加到三线企业建设的洪流中去。你才会有出息,不能窝在家里,默默无闻地活着。

朱厂长,你知道吗?你们可以自己去报名,我们一家是祖宗八代都是贫下中农,根正苗红的,只是争这饭碗的人多了,未必能有我们的份。但不管怎么说,先报名再说。

我去报了名,人山人海的,我几乎绝望了,这样热门的好事,怎么也轮不上我这个穷寒的家庭。

然而公榜的时侯,破天荒的是,我榜上有名了。

事后我才知道,是爸爸答应把我的姐姐嫁给一公社书记的儿子,才有自己这份工作,我那姐夫,人不是很正常,但也不傻,只是个本份的人,不像他爸爸会钻营,虽然我姐姐的婚姻是鲜花插地牛屎上的代表,但我也无能为力,心里除了多了几分怨恨,也只能无奈而已,我只好努力工作,争取有朝一日能光宗耀祖,报答为我这分工作而献出自己爱情的姐姐。”

朱先进什么也没说,走了。他心里理解,也明白刘向阳的痛苦。留下他,自己也不能确定是正确的,他是工厂的技术专家,这么多年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他加上他自己努力,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只要到了南方,他要什么没有。但是他想了想为了鞋山湖纺织的明天,他得回头,他要留住这个人才。

不到十来分钟,他又站到了刘向阳面前。

“你不要走,我代表6806厂的员工家属求你,只要有你在,我们的未来一定不是梦!”

刘向阳紧紧握住朱先进的手,激动地说:“我就等你这句话!”

“我不想赚到了钱,却丢了一个工厂,丢了一份事业!”就在朱先进出门的时候,刘向阳:“我们永远是祖国的骄傲!”

朱先进坚定地点了点头,记住:“不到长城非好汉啊!”

说到这人才,朱先进心里明白,工厂不发展,这人才迟早是留不住的。他心里对这市场经济不是很把握得准,但也有一杆秤。

他心里希望,也暗下决心,留下刘向阳,莫让人断肠。这就是为人做人的压力和动力。

毕竟自已的人,去了南方的,很多人就抓住了机遇,宣传科长吴智去了深圳,才第二年就弄了个什么镇的党委副书记,名利双收。

教育科的姜梦鸽去了深圳特区报,当上了新闻部主任,真是海阔凭鱼跃呀!

就连机修工章旭去了个私营的纺织厂,当了设备运营部主管,年薪也是万元。

说没诱惑是假的,就国有企业没有人才也是假的,说不害怕误了刘向阳更是假的,自己的梦想只有自己清楚,还捏在组织手里在,他能为刘向阳负责吗?

越想他越不敢想,出得门来,他还是那么自信,梦想总是喊出来的!

有梦想就有未来,他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当然,此时的外资企业真是亲生子,享尽了国家的优惠政策,国企一夜之间仿佛成了后娘养的。

这时国家重点扶持外资企业、私有企业,政策向他们倾斜,是主要的优势,至于地理位置,那都是让三线企业失宠的借口,很多三线企业都是就近取材,运输费用并不象报纸上宣传得那么离谱,况且鞋山湖是棉产区、陆路交通便利,只是天时欠缺而已,地利、区位都是相对的,过分夸大地理位置的优势,显然是各取所需而已。

外资企业、私有企业可以机器投资回报、免税等政策,可国有企业却没有,这哪是天理,哪有公平。

这样的大环境,国有企业不死,谁死?

死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些企业不想死。就象朱先进一样,还在做着梦想。

当然他不会明白,国有企业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义和机遇,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

想想朱先进自己也觉得自己可笑,心想只不过三线企业失宠而已,有这么可怕吗?国有企业也有国有的好处,可以争取政府扶持项目,有项目在,就有企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