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侯坚为了助兴,现场唱了一段鼓书。
他一边敲打着小鼓,一边拉开了鞋山湖鼓书腔:
鞋纺是个好地方
左有青山高万丈
右有百鸟戏河床
前湖鲤鱼跳龙门
后山凤凰把家安
上有天鹅传吉祥
下有员工生产忙
我是多在厂里忙
很少有空捧书本
出得厅堂欠格局
开口也谈不成章
周公之礼懂不全
礼仪礼数说得慌
若要哪里没做好
还请同事多见谅
单说乔迁向阳楼
鞋纺再次把名扬
曾是三线骄傲人
今又扬帆展自强
虽然环境有些变
人才济济心何慌
备战备荒把厂建
交给组织好篇章
劳模进过中南海
革新上过党报刊
纺织行业一面旗
风里浪里怕过啥
过去荣光暂不说
且说乔迁捧个场
家家财兴子孙旺
户户平安永安康
今年家家有套房
来年工厂扩建忙
招得千人万人来
想想那是啥荣光
不说行业数第一
也是业内响当当
大家掌声应得好
还靠大家齐心干
今天听听是梦想
明天实现庆功忙
到时还请我来唱
保你手掌都拍断
喝彩声声,淹没了侯坚的鼓书。
一时间,向阳楼令多少人仰望着,也成了工厂年轻员工追求的目标。
朱先进总说,干部干部,一干知苦。不干不苦,哪来幸福!
他为了这向阳楼,的确是瘦了几斤肉,但他却精神了许多,这不是上级安排的工作,完全是他自主设计,自力更生做的一件实事,他高兴,员工高兴,各级领导也很高兴。
土地是工厂的,不够下政府协调划拨就行了,这黄泥土遍地都是,黄泥嘴就不缺黄泥。木材山上取,厂后的原始次生森林,取之不尽的材料。出工出力是员工,没花费国家一分钱,只是现有资源利用,整个氛围都不一样。这向阳楼不是几栋简单的宿舍,它是一个企业兴旺的兆头,是企业敢闯敢干的符号,是企业活力的闪现,是企业不等不靠的自主,不是简单的有房子住,是企业前进的风向标,也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出发点。为人民服务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向阳楼的成功,让朱先进的胆子更大了,他心里也有了自己的发展思路,他自己总结为两个凡是,凡是有利于国有企业发展的事就干,凡是有利于员工生活提高的事就做。
他认为这两个凡是做好了,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当然,他也知道自己的风险,树大招风吗?所以他总是一再教育干部员工要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在任何场合,都在低调处事,不与人争,不与人比。
即使分个房,他也不搞特殊,将党员干部深入到员工中间。不管是干群一家,还是官兵一致,反正他是要营造一个人人平等的氛围。虽然也有论资排辈,但那是员工对企业奉献的付出的体现,仅仅是按工龄考虑,只有工龄加分,没有任何可以加分的职务。毕竟工资已经体现了差别,如果处处都是差别,那就缺乏人情味了。
他坚信,人心换人心,对待员工,他坚信打也来,骂也来,轻薄了他就不会来。
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当时做这向阳楼,选鞋山湾这块地时,村民也提过反对建议,只是朱先进不相信罢了。
相传鞋山湾是搁浅地,且遍地千疮百孔的,与黄泥嘴遍地黄泥形成鲜明的反差。湾两头都是壁陡的悬崖。清一色的观音土崖,因为年代久远,被湖水冲涮得蜂窝似的。据说,陈友谅就在这里因为搁浅,才让朱元章逃脱了,才失去了天下。
还有民谣唱,黄泥嘴,鞋山湾,见过富豪千千万。半辈风光半辈苦,多是功成把船翻。
其实,朱先进也很忌讳这民谣,这里有太平天国的失败,有陈友谅的失败,有英国侵略者的失败,日本军舰在此沉没,这里的风景是永恒的,但在这里的风光,都是短暂的,仿佛谁都跳不出这个魔咒。但是,他不能放弃 鞋山湾,一者它是工厂的土地,随便用都可以,二是他不能搞唯心主义,他坚信世上无神鬼,都是人作祟。
如今,湾里清一色的干打垒瓦房,远远望去,似一只只船搁浅在鞋山湾里,看上去非常入画,多了几分壮美。
有个摄影家拍了幅《停泊》组照,在摄影画报上发表了,朱先进看了,除了赞叹摄影家的眼光外,心里对那标题还是有点想法,他认为取啥标题不好,要取个停泊,飞翔不好吗?启航不行吗?新姿不可以吗?新颜不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