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也正看向他,两人的脸上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虽然报纸上没有李向东的照片,但他们师徒俩都相信,这样的事情就只有李向东能够做到。
刘参议见状,也是哈哈一笑,接着说道:“大寨主,我们今天将刊登抗日英雄李向东营长他们英雄事迹的报纸送来,算不算是带着故交来访啊?何况,我们不止是送这个好消息来,还有一件天大的好事,要当面和大寨主相商!”
赵振中收起笑容,看着刘参议淡淡地道:“多谢刘参议的好意,你要说的好事,我已经能够猜到,不过我还是愿意听你先讲。”
刘参议一惊,连忙问道:“既然大寨主已经猜到,何不说出来,让我等见识一下大寨主的神机妙算?”
赵振中冷哼一声,紧盯着刘参议说道:“你们三位分别代表了省府、专区和县府,专程来我山寨,难道就只是送一张报纸?你们的来意我已清楚,就请三位打道回府吧!”
赵振中随即对在门外候着的陶三毛等人喝道:“陶队长,代我送客下山!” 说完,他对刘参议等三人一拱手道:“三位且回吧,恕我不能远送!”
一直没有说话的毕节专区常参议连忙站起来双手作揖一拜,然后恳切地说道:“大寨主请息怒,我们可是带着满腔的诚意和善意,来和大寨主商议共同抗日大计的啊!”
刘参议也诚恳地跟着说道:“请大寨主原谅我刚才的失礼,且容我等将话说完,自然随后就走!”
赵振中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坐回主位的椅子上,右手对已经走进门来的陶三毛等人挥了挥,示意他们退回去,然后示意李向北和三位参议都重新坐下,才淡淡地说道:“我不是发怒要赶你们走,而是真的知道了你们的来意,你们不就是想借抗日救国的名义来招降我们吗?”
刘参议眼中一点惊异之色闪过,点头笑道:“大寨主果然智谋过人,我们的确是代表三级政府前来贵寨议事的,但不是来招降,而是传达国家的征召令!现在国难当头,倭寇横行,不但强占我大好河山,而且到处烧杀抢掠,辱我中华,当前国共两党都已经再度合作抗日,变兄弟阋墙为共御外辱,两党尚且能够精诚合作,贵寨这支英勇善战的军队,难道不可以接受国家的征召,成为一支抗日的铁军、奔赴抗日战场为国效力吗?”
刘参议此话,说得满腔豪情、掷地有声,连李向北听后,都觉得热血沸腾。门外的陶三毛等人也听得竖起了耳朵,生怕听漏了一个字。
见赵振中一时默然,刘参议又从公文包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赵振中,恳切地道:“我们来之前,就听说大寨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恳请您看一看,这是省政府代理省长孙希文亲笔写给您的信件,他代表省政府向你们承诺,只要贵寨接受国家的征召和改编,此前所有的一切都将一笔勾销,从此你们就将成为国家的抗日武装,开赴前线参加抗日!”
刘参议接着解释道:“对贵寨的征召和改编,其实是此前薛岳将军担任省主席时就有此意的,没想到两个月前的“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薛将军被委任为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参加了淞沪会战。他走后贵州省主席一职一度空缺,最近才由省民政厅长孙希文先生代理,所以耽误了一些时日。”
赵振中平静地看完信件,将目光投向李向北,正迎上了他那双热切的双眸,他马上就明白了他的心意,不禁心里有些好笑,暗自骂道,这臭小子,他此时的样子,就如同当年刚来到山寨被大寨主杨云飞说服他们俩留下时的那副模样,简直是一般无二。
赵振中转过头,仍是一副平静的神色,对刘参议等三人说道:“孙代省长的信我留下,此事关系到我们山寨所有人的命运,我没有权力独断,需要和大家一起商议后再回复你们。三位请回吧,我会尽快回复到黑章县府的!”
刘参议等三人站起身来,相互看了一眼后,一起向赵振中拱手行礼告辞。刘参议脸上仍是一副笑容地提醒道:“大寨主你们尽可以在回信中提出条件,我们在黑章县府静候佳音!”说完带着其余二人一起转身,随着门外的陶三毛等人一起下山去了。
刘参议等人离开后,赵振中当即将孙希文的信交给李向北看,此信竟有七八页之多,李向北看完后,又抓起了那张中央日报,对哥哥李向东的那篇报道看了又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赵振中微微一笑,让李向北把报纸带回家去,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的妻子黄静茹和岳母黄二娘等人。作为大寨主,是否接受征召和改编,他自己也需要静下心来,做到深思熟虑。
正是经过了一天多时间的思考之后,赵振中于今天召集山寨议事会成员,并扩大到几位不是议事会成员的作战队长,一起商议这件大事。
山寨议事会成员除了三寨主陈永杰提出反对意见外,其余的人意见高度一致,都坚决表示同意接受政府的征召和改编,扩大参会的陶三毛等几位队长也是非常兴奋的表示赞同。
赵振中事先也预料到了这样的结果,因为他知道,自己的爱徒李向北此前从得知他哥哥李向东正在战场上抗日开始,就已经作出了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