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情况虽然也很着急,但他手里现在没有任何弹药物资,只好拉着张继武来车站找人想办法。好在运气不错,从军后勤部要到了3吨弹药,其中有50箱手榴弹,一大批炸药包和反坦克地雷。
张继武大喜过望,他带着一个班的士兵一起整齐地向参谋长刘文敬礼,眼中流出喜悦的泪水来。刘文也是鼻子一酸,忙转头命令身边的随从副官,马上想办法帮助张继武一行,将弹药立即送到北城第15营阻击阵地。
就在这个时候,北城方向传来了轰隆隆的炮声,火车站的人群顿时更加惊慌。张继武更是大惊,他不知道营长李向东是否已经到了定兴,所以赶紧告别刘参谋长,忙着找人找车,将刚到手的弹药急送部队防守的前线阵地。
北门外的国军阵地上,炮弹如雨点般落下,爆炸声连续不断,到处浓烟滚滚,飞沙走石,地动山摇。日军的各种炮火,不断密集地倾泻在阵地上。甚至连阵地后方的城头,也在日军山炮的轰击范围内。
日军田中机动大队就这样用猛烈的炮火,拉开了进攻定兴县城的序幕。
在城外日军隆隆的炮火范围外,距离北城头不远的一处高楼上,李向东站在楼顶边沿,正用望远镜观察着城外进攻的日军。
虽然日军来得比预料的时间还快,但李向东安排沈八斤和赵小山带着小分队,沿路破坏公路和袭扰日军的计划,还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他们不仅阻滞了日军的机械化速度,而且为荣少楷他们修筑城外的防御工事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李向东带着后续队伍于中午到达定兴后,他没顾得上吃饭,就绕着县城走了一圈,仔细勘察县城及其周围的地形。
吃午饭时,李向东将沈八斤、赵小山和荣少楷叫过来,四人迅速商议了一番,将原来的阻击方案作了调整。
因定兴县城东西两头是一条河流穿城而过,南面是平汉铁路的火车站,日军是自北面而来,所以北城门是他们唯一的进攻通道。
原来的方案是将敌人当作了普通的步兵队伍,打算依托北门城墙,在城门外修筑工事,形成城头和城外的高低交叉火力网,通过二者的密切配合和相互支撑来防守。
但现在敌人来的是一支机械化的队伍,具有很强的重火力,北城头和3连昨晚至今天抢修的那些战壕根本就无法抵御敌人的炮火。
所以,李向东提议将敌人放进城来,依托城中的房屋和街巷,与敌人展开近距离的巷战,在减少炮火伤亡的前提下,通过殊死的肉搏和拼杀来消灭敌人。
李向东的意见得到了几人的认可,特别是沈八斤和赵小山,他俩分别带的小分队虽然成功的阻滞了日军的这支机械化部队,但也损失惨重。
因为敌人的炮火太猛,两条腿根本跑不过炮火的轰击,他们沿途的每一次阻击和袭扰,都是以牺牲至少几名战士的代价换来的,所以他俩更明白李向东的这招不得以而为之的计策。
荣少楷提出了一个意见,他申请由他带着一个排的士兵留在城外,利用反坦克壕和战壕炸毁敌人的坦克,也只有这样做,才能减轻巷战时敌人利用坦克突击的压力。
李向东犹豫了一下,批准了荣少楷的请求,他深知荣少楷他们这样一去就可能回不来了,但是大敌当前,为了全军的撤退,也只有狠下心来,利用各种条件消灭敌人,才能确保完成阻击任务。
李向东命令将全营剩下的炸药包和手榴弹全部给了荣少楷他们,并要求防守在入城口这一片的1连注意密切配合,随时准备接应他们回来。
荣少楷笑嘻嘻地表态道:“放心吧,营长,我从昨天晚上带着弟兄们开挖防守工事开始,就已经做了许多的准备啦,你要是不准我们留下,那我可就亏大了!我给小鬼子准备的礼物,够他们喝几壶的!”
此时,李向东通过望远镜观察,就是在为荣少楷他们担忧着,刚才的这阵炮击,整整持续了半个小时。但李向东并不担心,他相信荣少楷他们一定是躲在地下掩体里的。
荣少楷是全营公认的专家,他有一身令人称奇的本领,无论是埋设炸弹、定向爆破、修筑工事,还是修理枪支、捣鼓机械等等方面,他都很在行,甚至连他从没学过的汽车都敢爬上去就开。
李向东担心的是,日军进攻时,坦克周围都有步兵掩护,3连在高碑店夜袭敌人时就付出了较大的牺牲,荣少楷带着留在城外阵地上的,仅有二十几个人,他不知道他们那点人手怎么对付敌人的坦克,这也是他一直站在这里观察的原因。
已经晋升为营部参谋的沈六斤,带着营部的警卫排长和通讯排长站在李向东身后,他们看着不时落在周围房顶上爆炸的炮弹,心中非常担心,随时准备着扑上前去保护营长。
这时,李向东的望远镜中出现了日军冲锋的队伍。只见打头的就是3辆坦克,上面的大炮和机枪都在疯狂地吐着火舌,朝着国军阵地快速驶来,后面是大群的鬼子,他们端着枪也在不断的射击。
国军阵地上仍然是一片火光和浓烟,阵地上之前稀稀疏疏分布着的那些伪装成国军士兵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