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站了起来:“报告老师,我们兄弟俩天天六点起床练武,练到七点半才能休息吃早饭,我们今早是从清玄观跑来上课的,所以来晚了一点,我保证今后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了,请老师放心!请同学们监督!”
教室里顿时又安静了下来。
冯少明听得有些失神,内心更是有些震撼:两个少年郎,一个13岁,一个11岁,一边读书,一边练武,清玄观距此近10里左右,其中有一半是山路,兄弟俩竟然用了不到半个小时就赶到学堂,这可不是一般的少年能够做到的啊。
发现同学们都在震惊中,冯少明马上示意李向东坐下,乘机切入自己这堂课的主题:“同学们,我们今天思想品德课的主题,就是要求大家认真思考一个和我们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同时也是最为重大的问题:我们生逢乱世,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停下来,用粉笔将这个主题书写在黑板上,然后转过身来,目光炯炯地扫视教室一圈,继续说道:
“我已经在四年多的时间里,给同学们讲了许多国家和民族危亡的道理,希望大家思考的范围不要只局限在我们所住的这个陇家镇,而是整个金江县、昭通府、云南省,甚至全中国!”
教室里沉默了一会儿,很快就有十几只手臂相继举了起来。
冯少明沉吟片刻,点了陈正富、张继武、沈八斤、赵小山、冯晓君共五个学生的名字,让他们依次回答。
身材微胖的陈正富是老街一名油店老板的三儿子,他起立答道:“我老爸常常教我长大要做一个富人,我要将我家的油店开到昭通、开到昆明去,比我老爸还要富有!”
陈正富的话赢得了一些掌声,但更多的是一阵嘘声和嘲笑声;
长得精瘦的张继武是一个木匠的小儿子,他起立答道:“我不想跟着我老爸学木匠,我就想学好文化,将来像冯老师您一样教书,受人尊重!”
张继武的话赢得了全体同学的掌声。
沈八斤是陇家镇唯一的铁匠铺沈铁匠的大儿子,人虽然长得比同龄人高大粗壮,但说话却显得有些胆小:“老师讲过的乱世,我,我真的不懂,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反正,我就跟着李向东,他干啥我跟着干啥!完了!”
沈八斤话音未落,教室里就是一片哄堂大笑。这突如其来的笑声把沈八斤窘得满脸通红,他摸摸后脑勺,在冯老师的示意下慌张地坐了下来。
赵小山是栖霞山上一个猎户家庭的孩子,他也是有些胆怯地站起来,想了想,才慢吞吞地说道:“我,我也是跟着李向东,他干啥我就跟着他干啥!反正不当坏人,我要跟着李向东当好人、打坏蛋!”
赵小山的话也赢得了一阵掌声。他刚想坐下,却没想到冯老师又问了他一个问题:“你和沈八斤都这么信任李向东,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赵小山一愣,还没有回答,就听沈八斤的声音响起来:“冯老师,你不知道,赵小山和我们,都经常被陇肉包欺负,陇肉包就是陇如豹,整个陇家镇,就只有李向东能够治得住他,所以我们都很佩服李向东!”
沈八斤话音未落,教室里顿时就像开了锅,许多学生都开口嚷了起来:
“对头,我们都经常被陇肉包欺负!”
“陇肉包简直就是一个坏蛋,李向东、李向北他们兄弟两个都是好人!”
“冯老师,你不知道,陇肉包太可恶了,他还经常欺负我们女同学!”
“是啊,陇肉包不仅是一个坏蛋,还是一个流氓!”
……
冯少明听得既感到有些震惊,也有些哭笑不得,他拍了一下讲桌,将所有声音制止下来,然后眼光投向冯晓君,让她代表为数不多的几个女生发言。
冯晓君是冯少明的侄女,今年已经12岁,因从小跟着父母在省城生活,读书较多,见识也多。她站起身来大大方方地说道:“中国有句老话,乱世出英豪。我虽是一个女生,但我也想效仿花木兰,为国为民从军打仗,当一名巾帼英雄!”
她边说边有些羞涩地将目光转向李向东:“我只是感到虽有当花木兰之心,却没有花木兰之能,能否请老师每天安排一节课,让李向东同学教我们全班同学练习武艺,让我们也能拥有一身好本领!”
全班同学听完纷纷鼓掌叫好起来。
冯少明点点头,将眼光投向李向东:“李向东,你来跟大家说一说,生逢乱世,你将选择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愿意教大家练武吗?”
李向东再次站起身来,高声答道:“老师您已经多次给我们讲过了,我们当前外有列强环伺,内染各种重疾,特别是匪患丛生、民不聊生,我的爷爷奶奶、父母双亲和师父也时常教导我要做侠义之人,所以,我要练好武艺,将来当一个将军,带兵打仗,四处征战,消灭这世上的坏人,建设一个好人能够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好世道!”
他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声音明显有些低下来:“至于刚才冯晓君同学说到的练武,我和弟弟现在都还在跟着师父学习,还没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