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孙策率领军队攻陷了秣陵城。
入了城,孙策吩咐朱治将军队安排妥当。
孙策自己则是深夜将张纮叫来在帐中密谈。
“不知主公深夜叫我前来,所为何事?”张纮有些不解地问道。
“子纲啊,我想这件大事只有你才能胜任啊,交给别人我不放心啊!”
“哦,不知是...”张纮连忙凑到孙策身边,低语了一句。
“我想请你暂时打理这秣陵城,顺便帮我造纸?”孙策一脸正经地说道。
“造纸,主公您说的是蔡伦在东汉时期的造纸术?但是这种造纸术已经绝迹了,而且制作过程非常地烦琐!”
张纮也很惊讶,他也听说过这东西有很大的用处,只是不会制作而已。
“来,我这就告诉你。”
“如果是以竹制纸,得伐竹作料,浸于池水,去皮存质,捶捣如丝,然后太阳以曝,再灰水浆之,役工堆料,始入煌锅,池水三次搓洗,再泡浸灰水,灰水泡料,不堆再漂,纳于窑内,用碓舂洗,木桧盛之...”
张纮满眼震撼,看向孙策的眼神,充满了敬佩。
“主公说的莫不是蔡伦造纸的方法!”
“正是。”孙策微微一笑,点头说道。
孙策也有些无奈,现在想要用现代的造纸技术来生产纸,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有任何的机械,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传统的方式来生产。
“子纲,你可要将此事做好啊,可以用麻、树皮来代替材料,这事儿办好了,那就是造福苍生了啊!”
“主公,我一定将此事办好,定不负主公重托!”张纮斩钉截铁地说道。
也许孙策觉得这不算什么,但是张纮却觉得,孙策让他去办这件事情,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随后,孙策又与张纮商量了一下,确定了一些细节。
而且孙策还让张纮放出消息,说薛礼等人已经被杀,秣陵现在被他孙策占领,让所有百姓都不用惊慌,该干嘛就干嘛。
第二天,孙策率领一万大军向泾县进发,到了傍晚时分,方才抵达泾县,便在城外十里处扎营。
却说那太史慈已经征集两千精壮士兵,并汇聚了之前逃亡的一些士兵,正想替刘繇报仇。
孙策等人并没有立刻对泾县发动攻击,他们先是查看了一下周围的地形环境。
孙策夜间才回营,到中军帐中与周瑜、张昭等人商议如何活捉太史慈。
孙策一袭淡紫衣衫,头戴一顶红色发冠,模样当真是英武不凡,威风凛凛。
孙策在中军帐中盘膝而坐,环顾四周,开口道:
“这泾县城墙高达三丈,若是强攻的话,恐怕会有大量的将士伤亡。”
“不过,我观太史慈所招军士大多为乡野之民,没有纪律可言,不知诸位有何良策啊?”。
周瑜一袭白袍,头上戴着一顶银色的发冠,同样是一副风度翩翩的模样。
周瑜抬起头,望向孙策,微笑着说道:
“此事容易,我军可分为三路,从西、北、南三面攻打泾县。”
“只留东门放行,再于东门外二十五里处设下埋伏,太史慈逃到那里,人困马乏,必然被擒。”
“此计甚好!”周泰看向蒋钦,沉吟了一下,然后说道。
孙策摩挲着自己的下巴,想了想,这才道:
“周泰听令!”孙策道。
周泰站了起来,抱拳说道:“末将在!”
“你于今夜率先爬上城去点起火来,不怕他太史慈不跑!”孙策沉声道。
“遵命!”周泰得令后便去准备爬城所需勾爪和绳索。
“黄盖听令!”
“末将在!”黄盖起身抱拳道。
“你率领人马在各个要道口设下埋伏,或挖陷坑,或用绊马索,务要生擒太史慈!”孙策眼冒金光道。
“李铁牛跟着黄老将军一起,你给我将太史慈稳住,莫让他挣扎逃脱。”
李铁牛和黄盖齐齐抱拳:“遵命!”
孙策心中暗道:“太史慈,这一次,我一定要得到你,一定...”
待夜深了以后,孙策率军于申时发起进攻。
就在这时,周泰和一百多个手持钩子的战士,悄无声息地走到城墙下。
周泰在城墙下暗自潜伏。
一队士兵正在城头上来回巡视。
“哎,现在都申时了,想必孙策不会来进攻了吧。”
“是呀是呀,这次巡逻完就去睡了,眼皮子都快睁不开了。”
“是呀是呀,赶紧走吧,我还等着回去睡觉呢!”
待得城头上的守卫安静下来,周泰他们这才将钩子抛上了城头。
周泰上了城墙之后,抛出了几十根绳子,后面的一百多人则是穿着轻便的衣服,攀上了城墙。
周泰等人将巡逻后呼呼大睡的士兵杀了之后,举火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