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缺少点什么(1 / 2)

戴县令说完,屋里一片寂静。

唉,想必姚村长跟他一样,被亩产千斤的种子吓到了。

戴县令很有耐心地道:“姚村长,你坐好了,别向我一样摔了,你没有听错,要不是你们村有二公子的五十亩地,率先种植的机会也轮不到你们村。”

姚村长这下听懂了,他家的祖坟真的冒青烟了。

天大的好事竟然先轮到他们姚家村。

姚村长喜笑颜开,“多谢县令大人,多谢二公子,要是没有二公子,这等好事自然是轮到我们村。”

的确如此,如果没有姚地主家赔偿的五十亩地,姚家村还排不上号。

乔钰直言道:“姚村长知道就好,我家娘子种了两亩地的玉米,收了两千多斤玉米,除了送往京城的玉米种子外,整个西兰县只有灵泉村和你们姚家村有这种子,所有村民必须认真对待。”

“是是是,请二公子和戴县令放心,我们一定把这种子当宝贝。”

这可不就是宝贝吗?等到明年县衙统一回收玉米种子,家家户户都会有银子入账。

乔钰想起自家五十亩地的事,问姚村长,“姚村长,你们村可有人多地少的人家,帮我打理一下那五十亩的良田。”

姚村长不解道:“既然如此,二公子为何不佃出去,这样岂不省心。”

大多家没有人打理的,都是把地佃出去,也就是租出去,到时收几成的租金便可。

可乔钰却摇摇头,“佃出去田里种什么是佃户说的算,但我的田里种什么只能我说了算,所以我想找人帮忙打理,是给工钱的。”

沉思了片刻后,姚村长道:“姚老大家父子六人,只有几亩薄田,他家劳力多,一家人的人品还不错,要不我把人给你找来,你们自己谈谈?”

姚老大一家有五个儿子,古代都说生儿子,可儿子多了也愁。

穷人家儿子多了更愁。

这不姚老大家只有大头娶了一个傻乎乎的媳妇。

其余的兄弟几个都没有娶妻,二头已经有二十一岁了。

乔钰和戴县令对视一眼,都觉得不错。

于是乔钰道:“行,你把人找来我们看看。”

方华找人帮忙做工,第一条就是人品过关。

而且都是要签保密协议的,从任何人嘴里不能说不该说的,造成伤害的,是要付出相应的责任,严重的还要蹲大牢。

同样方华不吝啬多给些工人好处,比如,人手充足的时候,会安排工人带薪休假,偶尔会发些福利。

当然这些好处取决于你的工作态度。

姚村长把姚老大父子几个找来的时候,乔钰和戴县令都很满意,一看这一家子就是干活的人。

方华的五十亩田其中有十亩的水田,四十亩旱田。

乔钰便问了让他们照看自己五十亩田的事,姚老大一家无可无不可的,连连点头。

乔钰提到了工钱,一年二十两银子,严格按照主家说的方法种植。

姚老大连连点头,“二公子放心,我们一定按照主家交代的去做。”

乔钰和戴县令起身告辞,要走时乔钰掏出十两银子递给姚老大。

“明年开春开始种植,过完年记得去方家面食铺找我,到时我会告诉你地要如何种。”

“是,可这。”

姚老大应了下来,可不知道递到自己手里的银子是何意。

乔钰解释道:“拿着银子先给儿子娶亲,只要你们把地帮我打理好,提前给你们工钱也无妨。”

说罢乔钰率先走了出去。

身后姚老大一家感激涕零,“我们一家保证把东家的地打理好。”

一年二十两银子,而且一下子就给了十两,他们还从未见过如此多得银子。

人送走了,姚老大一家还沉静在愣神当中。

姚村长同姚老大一家说了乔钰和戴县令此行来的目的,姚老大一家一听,所有人眼冒精光,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

地的事情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戴县令自己的事了。

有几天没有陪在方华的身边,乔钰只觉缺少了点什么似的。

直到乔钰又开始陪着方华出入酱菜坊他才领悟。

……

京城御史府

图信经过几天的奔波,终于抵达了京城。

当小厮禀报说图信回来时,乔御史蹭地从椅子里站了起来,激动道:“快让人进来。”

图信来到书房,给乔御史施礼道:“给老爷请安。”

“快起来,二公子有何好消息带给我。”

自从听乔钰说有高产作物之后,乔御史整日里吃不好睡不好,时时刻刻惦记着乔钰口中的高产作物。

一家人都看出来乔御史心不在焉,问他时,他又说没事。

可是几个月下来,人整个消瘦了一大圈。

他派出的图信回来了,肯定是那边有消息了。

图信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