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红泠、竹叶儿、白希珍三女于少林寺后山决定要前往天山。三人身知责任重大,不敢懈怠,在山下集镇雇了辆软厢马车,四匹马两名车夫,轮流驾车,连夜赶路。这一日,便来到了大名鼎鼎的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其势犹如虎踞龙盘,形势非常险要,东通肃州(今酒泉),西达安西,是京都长安和西域联系的纽带。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嘉峪关是“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道路本艰险,到了嘉峪山隘口处,狭谷穿山,危坡逼道。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为当时明廷抵抗外夷的重要关隘。
红泠三人到此,已经是连续十几日舟车劳顿,急需好好休息一番,便进入关内的嘉峪城找了家客栈住下。女人们肯定是要先梳洗一番,又经美美睡了一晚。第二日,三女便又精神焕发。嘉峪城因为地处通商要道,是往来西域与中原的必经之路。因此,小城虽然不大,但商贾云集,极为繁华。
白希珍说:“连日赶路,想也不差一天了,咱们便在此城多休息一日吧。”
红泠也正有此意,在马车厢里一呆就是十几天,真要把人憋疯,便一起上街采办些路上用的物资。
二女都认了白希珍做干娘。竹叶儿问白希珍:“娘,这里离天山还远吗?”
白希珍道:“远倒是不远了,不过,接下来都是上坡,马车速度也会减缓。我估计大概在走个三五天就到了。”
“啊,还要三五天。”红泠惨呼一声。
“从来也没出过这么远的门是吧?”白希珍怜爱地看着红泠。
红泠抓着白希珍手摇摆,娇声道:“娘,这里离你以前住的地方远吗?”
“远,远得很哩。我们是住在大月氏国(阿富汗)。”
竹叶儿道:“如果此行顺利,我们接下来就随干娘回家去看看吧?”
“好啊,我也正是有此意,离家多日了,还真是有些想念。不知道,我那三丫头回去了没有。”
想起恶罗刹,红泠心里对她是既可恨,又可怜。恨她对师哥下毒,怜她如此苦情。
嘉峪关内名胜不少,三女一路游玩,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关帝庙、牌楼。很快走到嘉峪关内城墙下,但见嘉峪关内城墙上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等,城垛上有守城士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看样子如临大敌一般。红泠忍不住对一名士兵说:”这位兵哥哥,你们终日都是如此严阵以待的吗?”
那士兵苦着一张脸子,本来不想开口说话,但眼见身前立着一个娇俏美艳的女子,内心便立即火热起来,回道:“嘉峪关不同于寻常关隘,这里一年四季不时有外夷侵入。所以,我等守卫士卒随时马不离鞍,刀不入鞘。”
“哦,那真是辛苦了。”
“呵呵,当兵的自该守家卫国——几位看样子是从中原过来的吧?”
“是啊,我们要去天山。”
那士兵闻言脸色顿变,道:“还是别去了。”
“为什么呀,我叔叔住在天上,此番便是前去探望。”
“你难道没发现,嘉峪城内为何滞留如此多的商贾?”
哦,红泠一想,怨不得城里熙熙攘攘,各大客栈几乎都住满了呢。原来是不知什么原因,滞留在此。
白希珍道:“这个季节,风大得紧,难不成是为了躲避风口?”
那士兵摇头道:“据说,天山脚下最近出了一个白发魔女。喜怒无常,见人就杀,十分厉害。”
啊,白希珍道:“呵呵,没听说过。”
士兵道:“我也是听千总大人说的,劝你们还是别去那边了。目前,官府正派官兵对那里进行清剿。等白发魔女被除去后,再走不迟。”
白希珍何等武艺,当然不会被吓住,傲气上涌,冷笑道:“哼,白发魔女,我倒想会会是何方神圣。”
此时,天交晌午,三人又去寻吃饭的酒楼。在嘉峪城这等通商重地,酒楼自然是少不了的。
三人来到一个叫欣来的豪华酒楼,里面地方不小,一楼大厅里摆放了四五十张桌子,此刻已经多半数坐上了人。三人挑了靠窗的位置坐下,店里跑堂的小二肩披一个白毛巾走上前来:“哟,三位客官,请问吃点什么?”
竹叶儿点了三个素菜,女人家么,都喜欢吃素。便端起茶壶,先给白希珍斟满一杯茶。白希珍对这个心灵手慧的干闺女也是十分满意,摸着竹叶手说:“小叶子,你也好久没回洛阳了吧?”
竹叶儿点头道:“是呀,自从七年前被铃铛拐骗出来以后,再也没回去过。”
红泠拿手敲竹叶儿额头,道:“胡说,三年前过春节,我不是陪你回去了一趟吗?你这臭记性。”
竹叶儿嘟嘴道:“哼,那次一共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