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新歌(1 / 2)

做为艺术学院的学生,一般是不屑于参加校学生会文艺部的,他们认为这里都是一群普通人自娱自乐的地方。

专业人士就应该和专业的一起玩,他们宁愿自己组个乐队,或者去酒吧驻场,亦或者是参加选秀,但杨馨绝对是个特例,他目的纯粹,意志坚定,就是为了文月而来。

文月有着女强人的气势,有着妖孽般的容颜,但在童话看来,文艺部真正的主心骨还是杨馨。

每一次大型活动,都是杨馨不遗余力地使用他所有的能量,拉赞助,排练节目,甚至曾经动用过家里关系,请来了一些当红歌手助阵校园演出,去年“木水年华”组合来北夏大学开了演唱会。不仅让同学们圆梦,还让北夏大学捎带着火了一把。新一届的学生很多都因此慕名而来,报考北夏。

在童话看来,文艺部真正的中流砥柱就是杨馨。然而下学期这个重担就要落到他们头上了,童话倒不是担心不能接下文艺部这个担子,他其实更担心的是他将如何与林慧月相处。

留下来实在没办法和林慧月再像以前那样相处下去了,只能离开。

做好最后一次工作。

此时的林慧月看见童话也是不自在,两人只是简单打了个招呼,就没有别的话了。

童话带着三个大一的部员维持秩序,林慧月做记录,文月,杨馨筛选每个班级报上来的节目。

此时的毕业班已经没了排练的心思,节目大都还是一二年的同学在做。时间过去了三个多小时。

最后文月提议文艺部也要出一个节目。

童话自告奋勇,

“杨部长,我新写了一首歌,不知道能不能和你合作一次。”

杨馨听到来了兴趣,“拿来看看。”

童话把曲谱发给杨馨,“我觉得如果能有小提琴的声音,会把音乐里的感觉表达得更好,不过就是要委屈杨部长给我打辅助了。”

杨馨快速地哼唱了一遍,闭上眼睛感受了一下,兴奋地拍拍童话的肩膀,然后转头对文月说:

“文大美人,咱们可以安心退休了。”

“童话,走咱们去琴房。”

……

晚上童话买了一袋子的碘伏药水,抗生素等药品。

翌日,经过努力,最终在各种人文关怀,物质诱惑以及武力威逼下,一万多战俘里有八千多人选择了留下来,另外还有近千名伤员或在城里,或在城外军营中治疗,两千多战俘准备释放。但释放前,童话找了多人次给他们宣讲他们优待的政策,以及未来要构建的美好生活。最终有一千五百多人发了四个馒头,十五枚五铢钱,作为回家的路费,因为确实拿不出更多了。还有五百多人忠诚度在-50以下的,童话直接把这些人拉去做了苦力。

“我知道,当你们渡过唐河北岸后,许多人将再次成为我们的敌人,但我还是要这么做。一是对生命的尊重,你们有家人,可能父母在翘首以盼儿子的归来,妻儿在期盼丈夫父亲平安,在等待你们回去撑起那个家。即使回到家中只是片刻的欢愉,但也许就足够了。今天有缘在这里相聚,他日愿意举家搬来中山的,我们会帮助建房子,分地,如果战场上再见的,咱们双方都不要手下留情。”童话最后对临行返乡的人们做着最后的煽情。

童话之所以这么做,一是想一千多人总能把他们优待俘虏的政策传回去一些,哪怕是一点点,在这个乱世,能有一个不一样的将军的存在,一个不一样的部队存在,一个能有一点善良的政权存在。所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他们其实也是安插在敌人内部最深的利刃,随时会让敌人从内部崩溃。

童话可以以现在超脱当下的视角来看待问题,这让他能以认知优势掌控全局,能以一个小屌丝身份统领全局,只是因为几千年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的发展,他能凭借现代知识理念碾压这个时代,扭转乾坤。

这个时代的士兵,大都是从来没读过书的农民,无知,单纯,但还是明事理知冷暖的,许多即将回家的战俘都向着童话跪拜,许多人承诺,回家以后,找到机会要举家迁到中山来,报答童将军的不杀之恩。

已近深夜,送走了这一千多人,童话回到府中,这一天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不知不觉间已经回到了府上。

原本郡主的家将也都搬到府上做保卫工作,老马和一大群府内的兵丁,早早站在门口向童话问好。

回到内宅,两名婢女为童话脱去盔甲,这情景仿佛又回到了邺城的那个夜晚,仿佛就在昨天,仿佛前面的雨亭里即将走出那可爱的小郡主,温柔的小美人,童话不禁想明天是否应该派人去接郡主来中山了。

童话有些口渴,让婢女打些水来,府里有甜水井,井水冰凉甘甜,做一个贵族,即使在古代也可以享受到现代人的美好生活,古代科技进步很慢,是因为当权者不需要他进步,一切科技进步都是为了人们能够偷懒,而贵族本身就是社会的寄生虫,他们往往就是最懒的那一批人,那些他们需要的,都可以用权利和人力完成,不需要再动用科技的力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