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它还要做到入海及变身成游艇,这要考虑到液态金属和记忆金属是否能混合出变种金属,这当前还是一个未知的谜底,需要我们攻克。
司博士说道:当然,以现在现有的为世人所知道的信息来说,一个既能上天又能潜海的汽车是不可能存在的,但是打破常规思维一直是我想要挑战的终极目标。在我的实验基地里,已经研发出了一种特殊的金属材料,它适用于飞天和潜海。
我五年前就开始着手和我的助手们研究设计了一款拥有记忆可在受到外物刺激时自动变幻形状的金属面板,我们只需要先设计一款微型芯片,将我们假想中的程序设计好植入到记忆金属面板里,从芯片处接通纤维金属丝镶嵌于面板内面,在用这样的面板做汽车的外观轮廓和汽车的金属支架,在通过内部主脑控制零散在外观和支架内部的芯片,从而可以根据不同场景调控汽车的外形变化。当然汽车内部的设计也是一个繁杂的工序,要保证汽车的外观变形后不影响汽车的正常启动动能,我得在调控一下内部零件的安置空间和变换形状时的可控空间的数据。
陆博士拍手喝彩道:司博士,你可真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我觉得你这个提议很好,可行性很高,那我们就先算一算车子的内核容积吧,我们是在这里工作嘛。
司博士说道:是的,这就是我的工作地方之一,当然我们现在得在这里工作,这里储存有所有的数据资料。
陆博士听完后从自己的上衣内兜口袋里掏出眼镜盒,取出里面的眼镜用内置的眼镜布低着头仔细的擦了擦自己的眼镜,擦好眼镜后,将眼镜很正式的戴上,随后将眼镜布折叠整齐,放入眼镜盒里,将眼镜盒放入了自己的上衣内兜里,陆博士戴眼镜的整个过程用时两分钟。
一切就绪后,陆博士说道:好了,伙计们,我们开始吧,你现在可以把你的助手请出来了。
司博士对着陆博士耸了耸肩回答道:老伙计,我有件很遗憾的事需要跟你坦白一下。我们现在暂时没有助手,只有我们两个老家伙工作,这个工作暂时是不需要助手的,你如若有什么疑惑不解的问题,都可以询问,外面那个主屏幕主脑。
随着你对它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你也会越来越觉得惊喜的,祝你好运,我的好友。
随着对话的结束,两人各自忙碌了起来,两人分别绘测着车体,记录着各自的数据,每当碰到技术方面的参数指标时,司博士都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室里熟门熟路的找到相关的参考书籍或是记录文献。
而陆博士就不得不询问主机屏幕,每当陆博士需要相关方面的参考书籍时,陆博士都会和声细语的询问主机屏幕,那时陆博士会对着主机屏幕说到:你好,可以给我最新的记忆金属材料科技类的书籍,谢谢。整个大楼都有安装声控雷达网络,可以通过声音向大楼内的智能设备传达信息,或是表述诉求。
陆博士的话音一落,陆博士寻求的书籍就会自动从书架里弹送出来,与此同时也会有一道女音在整个房间响起:你好,在从左到右第三面书架第十排第六格最新记忆金属材料书籍已弹出,请速取,若没有人前来抽取,此书籍将在五分钟后自动归档,回归本源。
你好,在从左到右第三面书架第十排第六格最新记忆金属材料书籍已弹出,请速取,若没有人前来抽取,此书籍将在五分钟后自动归档,回归本源。
…这个声音在书籍刚刚弹出时若没有人抽取书籍,会在房间重复响三次,然后中间停顿两分半钟,再循环重复广播三次,直到时间走满五分钟后收回书籍。如果有一个有心人觉得很无聊,想要花几分钟验证这个数据,他会发现时间一秒不多,一秒也不会少,刚刚五分钟,很完美的五分钟,过五不候。
陆博士不禁在心里感慨到这真是一个神奇的书架系统。找到金属材料书后,陆博士开始在办公桌上伏案工作了,在不断的翻阅和计算中,陆博士的大脑处于高速运转中,像处于同一间房子的司博士也在不断的查阅相关科技材料方面的资料,查阅着相关材料的应用情况。
终于在两人的砥砺前期,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了一种最新型科技材料,液态金属材料和记忆金属的纳米极金属混合物,超薄,容易变形,需要经过特殊加工下,可以适用于新型汽车和潜艇的外观。
不过这种材料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稀少,目前现有的材料是否够支撑全部的车体造型还需要计算。
司博士皱着眉头,在主脑面前伏案工作,查找着纳米极金属混合物的库存,以及计算着一个车体需要多少材料。
陆博士则在实体绘量车体,先用木制模具将车体大致模型搭建出来,然后神色认真的用尺测量车体数据。
两个人分别的将车体所需的大概面积做了一个简单的测量,司博士和陆博士两人互看了一眼,然后将彼此手上写着测绘面积数据的纸张交换过来。
陆博士看着司博士纸上的和自己相差无几的测绘面积数据叹了一口气,道:老司,车体外形材料短缺,这是一个难题。
司博士目光如炬的盯着陆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