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转学巴黎(12)(1 / 2)

两周过去了,儿子并没回信,估计他忙,没时间回复。

记得杨绛先生在她103岁高龄写的那本《善待暮年》中说过,年轻人永远比老年人忙。我虽未老到那般年纪,却肯定没有儿子那么繁忙的。于儿子而言,我自然算作长辈,而幸运的是,在我的上面,还有两位长辈,一是我的老娘,二是儿子的外婆。两老的安康长寿是我们这辈最大的安慰之一。

那就跟儿子说说两老的近况吧。

儿子,一切好吗?

不经意间,冬季来临,常州的气温也降到了零度以下。好在有阳光的日子里,还不算太冷。但对于老年人而言,冬日的阳光显然不够,尤其对于独处的外婆。

早就建议外婆去南京或到我们家,执拗的她愣是不肯。也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外边条件再好,无论小辈如何尽心,大凡老年人都不愿离开他们的老宅,更何况你外婆是如此率性渴求自由的一个老太?

但年岁不饶人,这不,罹患心脏病“房颤”十多年的老人,在这样寒冷的冬季,也不得不丢掉自尊,要求丽天阿姨去陪她。谁料,阿姨上周也因心脏病突发,住进了医院,还动了手术。

阿姨这毛病,有些年头了,只是近几年频繁发作。发作时,心跳加速,晕眩无力,往往瘫软不起。有时吃几颗救心丸,症状就消失了。问题是,几次发作时送到医院,一查,所有指标均属正常。

记得10月份,阿姨发作时,丽华姐一人费尽周折把她送往阳湖医院,我因事稍晚才匆忙赶到。阿姨躺在急救室的病床上,脸色苍白,神情萎靡,说话有气无力。看到她这般状态,老爸心痛之余,就想,这次医院应该能查出个所以然了吧?

谁知全面检查下来,仍是正常。阿姨在医院待了两三个小时就出院了。不过,当时的值班医生认为是心脏内某根血管“短路”所致,建议适当时候做射频手术。

心脏手术?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那可是天大的手术,断然不能草率的。

为此,阿姨又去咨询心内科专家,得知如今的医学科技高度发达,射频消融实质上是个很小的手术,具体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

为了以防万一,该专家建议等下次发作时以最快速度就近做个心电图测试,进一步确诊。

两周前,在南夏墅老家,阿姨再次发作,为明姨夫以最快速度将阿姨送到了高新区医院,心电图检查结果,心率160次!怪不得阿姨发病时如此难受呢。当阿姨他们将上述结果告诉阳湖医院的医生后,她建议立即住院手术。

与专家说的一样,阿姨只在医院住了两天就出院了。临出院时,医生只是关照不要做重体力活,适当休息就可以了。不料,心急的阿姨只休息了两天,就主动提出去照顾外婆了。

昨天是周末,我跟你娘与往常一样下乡看两老,并在后庄陪外婆吃过饭才回了城。适逢阿姨公公过九十岁生日,阿姨回南夏墅聚会去了,说好下午返回继续陪舅婆的,结果下午阿姨来电,说所有家人觉得阿姨气色不好,担心她的身体,意思还是让外婆住到我们家来吧。

这样,我和你妈再度下乡,终于将老太接到了我们家中!

说完外婆,再说你奶奶。

记得我上次还跟你说过,奶奶恢复良好,能一人拄着拐杖东村西村溜达了,却不知一个月前的早晨,起床时她竟然不能挪步了。裕民姑父观察了一天,发现没有好转,第二天晚上电话告诉了我。

翌日一早,我便匆匆赶到老家,听老奶奶说话中气很足,气色也不错,小姑说饭量也好,但两人左右搀扶着她,她硬是无法迈开双腿移步。奇了怪了,好好的,怎会如此?

问她摔跤没?她坚持说没有。姑姑他们也说没有摔跤。会不会是中风的后遗症?抑或是季节变换,她老伤复发?奶奶几十年前摔断过左腿,膝盖部分常常作痛的。

我和姑父反复商量,最终决定先不去医院,再观察几天再说。

说实话,奶奶毕竟88岁高龄,即便骨折或者中风后遗症以及老伤发作,也没什么特别好的方法,只能慢慢静养。

所幸,三天以后,我再次下乡探望老人家时,她又能撑着那个四方的拄架慢慢走动了。希望她假以时日能更好地恢复吧。

只是老奶奶时常念叨你,一个劲地问“凯凯有信来吗,他回来没有?”等等。

人生一世,按爷爷所说,一岁死到一百岁,就奶奶和外婆这样的年纪,即便有个三长两短,也属正常了。我们所能做的,努力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可能让她们安享晚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便可,你说呢?

福莱特三部曲,我已看到《永恒的边缘》之第二本了,具体描写的是有关古巴导弹危机时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争夺世界话语权勾心斗角剑拔弩张的种种霸权主义行径和卑劣野心。如你所说,福莱特三部曲,部部精彩,只是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