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思姜不解,露出疑惑的神色。
她一直相信子不语怪力乱神,以前她对于鬼神之事并不怎么相信,所谓缘分、轮回之类的事她都当做无稽之谈。
但当她真的重生之后,她没法不动摇自己的信念。若世界上真的有轮回,那么她前世辜负的那些人是否会变成……她不敢想,更是对自己重生之事一直讳莫如深。
道痴师父看出她的惶惑,引她到大殿一旁坐下。
“施主身上有大因果。”道痴声如洪钟,一语道破齐思姜的秘密。
“道痴师父的意思是……”齐思姜试探地问道,悄悄打量他。道痴一脸平静,没有一丝破绽。齐思姜心下疑惑,继而感到一丝恐惧。
道痴为她奉上一杯新的热茶,“暖暖身子,大殿里冷。”
“是。”齐思姜接过,等待道痴师父的下文。
“施主应该是很疑惑,贫僧为什么知道,都知道些什么,”道痴微微一笑,“上回施主从鸿福寺回去后病了一场,齐相为了此事特意来鸿福寺祈福。”
原来是父亲……齐思姜有些感动,父亲为她做了这些,但从没向她说过。
“齐思姜在此谢过道痴师父为我祈福。”齐思姜双手合十虔诚道。
“非也,非也,”道痴摇了摇头,“施主所负的大因果救了你一命,虽然道痴说不出是何因果,但能见得施主身上淡淡光彩,非寻常人所有。”
“这么说,道痴师父也不知道我的因果?”
“是,”道痴走到佛像前,在佛祖悲悯的目光中续上香蜡,“个人的因果由个人承担,是个人命运。只是,有些话,要提醒施主。”
“哦?”齐思姜放下茶杯,探究的目光看着道痴的侧影。
“该放下的要放下。”
“该坦诚的要坦诚。”
“不该忘的不要忘。”
随着道痴一句一句说出这些忠告,齐思姜的手颤抖起来。“道痴师父当真不知是我是和命运?“
“出家人不打诳语,“道痴甩了甩香上的火焰,只留下一炷青烟袅袅升起,”贫僧和施主说这些话,只是出于担忧。“
说完,他指了指齐思姜方才放茶杯处留下的水痕。
“你怎么知道?“齐思姜被这举动弄糊涂了。
“这水痕告诉我的。“道痴指着桌面的水痕,洇开的形状,”施主现在,犹如在雨季的黄河上行船,故而贫僧特来提醒几句,望施主平安,莫倾覆。“
莫倾覆。
这三个字像齐思姜有些心慌,直觉告诉她,道痴师父的话应该相信。她起身向道痴师父行礼,“谢师父提醒。“
道痴仍是微笑的模样,似乎与身后的佛祖一样高深莫测。“对了,还有一物交给施主。“他从袖中摸出一块小小的玉佩,递给齐思姜。”施主受大因果之累,元气较弱,易受病魔侵袭,此物或许能助你抵御病魔。“
齐思姜小心地接过,那块玉还不到她一个手指头大,可上面泛着温润的光,绝非凡品。“这玉看上去价值连城。“
“身外之物罢了,能帮上施主便好。“道痴双手合十,”我的话已经说完,施主可以自行离去。“
说完,他便走出了大殿,留下齐思姜握着那块玉佩呆立良久。不知是不是那玉佩的作用,齐思姜渐渐感到大殿里没有那么冷了。
“姜儿,你跟师父说完话了?“钟华年从门外探出头,”我看师父走了,就来看看你。“
齐思姜把玉佩给她看,“你知道这是什么玉佩吗?“
钟华年接过,对着光瞧了瞧,“是块古玉呢。“
“有什么说法没有?“
“没有,“钟华年摇头,”师父给你的?“
“嗯。“齐思姜收好玉佩。
“那你留着吧,你别看我师父的样子像庄稼汉,其实他道行高深着呢。“钟华年仰头看着佛像,”师父对我有大恩,我相信他不会害你的。“
她的眼神中有着淡淡的向往,似乎真的与佛像在交流。齐思姜想,或许是这个原因,她才甘于在鸿福寺苦守十年吧。
“对了,听你二哥说,你要回京城了?”齐思姜想起钟锦弦说的另一件事。
钟华年在佛像前磕了三个头,才起身回答齐思姜,“是,师父说我可以下山了。”
“下山?”齐思姜没想到钟华年回京竟然跟道痴师父也有关系。“为什么呀?”
“嗯,师父说我的因果到了,”钟华年歪着头想了想,瞟到了桌上的水渍,“师父给你看水渍了没有?”
“看了。”
钟华年兴奋起来,坐在水渍前研究着,“这是我师父的独门绝活!就跟抽签似的,他会解茶杯的水渍。”
“那你会看么?”齐思姜好奇道。
“不会,”钟华年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师父教过我,但我学不会。可能是我没有慧根吧。”
齐思姜稍稍放下心来。“那继续说说你回京的事情吧。你二哥也是为此事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