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能再多了。
上万无人机搭载摄像机均匀分布在一百五十公里的防线上空,充当三位“开发者”的眼睛,他们每个人都可以一心千用,随时监控每一处防线的实时情况,及时准确地发出调度命令,下达到具体的每一段防线的通讯班,最后由人力传令兵把指令下达到战士耳中,完成调兵遣将。
这就是完全体的“开发者”,一切电子设备都能用思维接入,网络就是他们的延伸,信道就是他们的口舌,和平时期那位“龙皇”甚至可以将思维遨游在互联网之中,一切的信息在他面前都如赤裸裸摆在他眼前的书本,即使再多的防火墙也毫无用处,在网络中,他们宛若神明。
这也是为什么吴擎苍如此放心让方珏夺权,“开发者”是天生的指挥家,古代名将调兵遣将再厉害也只能把握个大概,就连近现代战争也是如此,最高指挥官只能在大方向把控局势,真正的微操还得看下级指挥官的临场反应。
这也是现代指挥学无论如何都要考虑对方发号施令到具体实施方案的时间余量,逐级下达命令,每一级指挥体系都要根据上级命令制定具体的作战方案,不可能最高指挥官计划一拍案,几分钟后就在对方阵地听到炮响,这不现实。
但在“开发者”这里,就全然不是问题,他们既是最高指挥官,也是最终每股小股部队作战方案的制定者,如果有需要,他们可以把作战细则细分到每个人在什么时刻该出现在什么地点,该开几枪,什么时候会遇到哪一个敌人,胜率有多少。
当然,那样的微操太过耗费精力,而且没有必要,毕竟指挥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什么都需要去说的机器人,合格的战士有自己的临时判决能力,把控手底下战士的判决能力高低,也是影响指挥效果的重要因素。
总之方珏三人就足以干完整个战役,本该由数千指挥人员组成的逐级指挥团队的活,而且比那数量庞大的团队干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