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大暖炉(1 / 2)

甘卫成了三不管地带,在甘卫热火朝天的时候,外边的百姓日子并不好过。

逃难往南方的被抓充作壮丁成了炮灰叛军,没被抓的,也是流民,没了户籍,最后饿死他乡或者充了徭役。

“这坑挖得真好,等彻底不需要用来做育苗地之后,可以用来储水,将这几个深坑连接到一起与芦苇荡挖通,要是能挖到地底河就更好了。”

蔡雅是深刻佩服这个时候的人们,天寒地冻,居然想出了泼水成冰铺成冰轨然后用滑板运送,大大的节省了时间跟人力。

古人可真的一点都不笨,甚至于,能够在这凌冽的寒风里听着百姓传唱歌谣,虽苦,却又对生活满抱希望。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车又一车的薯种被运送到了坑里,上面的桐油布已经搭盖严实,洞里用木头撑起,能容人在其中自由走动。

老把式赶着牛将地细细翻耕,混合了土肥整理成拢。

蔡雅将薯种切开沾上草木灰然后让人有序的种到地里。

地下的人在忙,地上,肖鹤鸣带着士兵巡视,这才多久,城墙已经初见规模,春风拂过,百姓们更加积极了。

地上的人喊着号子卖力修筑防御,地下的老把式仔细的学习蔡雅传授的耕种知识。

“炭火要控制好,温度合适就行,春日来了,炭火逐渐可以减少,不过要时刻注意,若是倒春寒,一定要及时添炭加温。”

甘卫极少有雨,倒春寒有时候不下雨,反倒是下小雪,温度骤降,还要小心狂风,这也是为什么选择建盖地下温棚的缘故,可以大大降低狂风造成的伤害。

原本这些老把式是看在粮食的份上卖力干活的,但是当看到地垄上冒出的小苗之后,一个个恨不能住地里,不对,是已经住在地里了。

长出来的每一棵苗子都令他们激动不已,仿佛照顾初生的孩童一样小心翼翼,生怕自己落脚踩到这稚嫩脆弱的苗子。

空间的试验田还空着,蔡雅现在都忙得顾不上进空间里去种,为了促进红薯的发芽率,灵泉水都被稀释了洒在薯种上。

这些都是要背着人做的,以至于蔡雅经常偷偷加班,然后累得沾床就睡死过去。

“大人回来了,夫人太累已经睡下了,可需要给您送些热食来?”

“不必。”

肖鹤鸣这几日在忙一件大事,甘卫确实贫瘠,但是也不是真的一无是处,只是从前条件不允许,如今朝天没了,没了那么多的管束,肖鹤鸣的动作可不小。

铁矿、金矿、银矿还有盐矿,这四样全是朝廷管控的,肖家驻扎在甘卫这么久,祖祖辈辈留下的藏宝图,就是这些矿脉所在之处。

从前是不能,如今这些就成了肖鹤鸣自立为王最大的底气。

铁可制造兵器,甘卫本就有自己的武器锻造营,金银是硬通货,有了赵瑜用牛换桐油布,在行商一路上,赵瑜明显开窍有天赋。

肖鹤鸣借着烛火看着蔡雅熟睡的容颜,瘦了,肤色因为白,反倒是将眼底的青黑显现得更加清楚。

粗粝的指腹落在了蔡雅的脸颊上,虽然有些不舒服,奈何蔡雅睡得太死,只是睡梦中皱了皱眉摆动了一下就再无动静。

这两日倒春寒,晚上尤其的冷,睡梦中的蔡雅梦到了一个大暖炉,贴上去便爱不释手的紧紧抱住,手脚并用。

肖鹤鸣感受到一股冰冷,伸手将搭到自己腿上的脚丫子并到了腿中间,然后将人搂在了怀里调整了一下姿势闭目睡了过去。

天色还灰蒙,肖鹤鸣就已经睁开了眼,怀里的人还睡得踏实,肖鹤鸣起身将被子掖好。

“弄两个汤婆子放夫人被子里,我记得库房里应当还有一块鹿皮,去取来给夫人做成短靴。”

肖鹤鸣交待完就出门了,蔡雅醒来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

梦里的大暖炉没了,不过脚下踢到了个东西,蔡雅掀开被子,发现居然是汤婆子,都还热乎着,难怪自己睡得这么踏实。

“夫人您醒了,早膳一直给您温着呢,大人早上很早就出门了,还特意让老婆子给您弄两个汤婆子放被子里,不让叫您起来。”

因为倒春寒,蔡雅在温棚里忙活了许久,确认没问题了才回来休息,夫妻二人见面的时间极少。

“昨夜相公回来了?”

蔡雅想起自己梦里的大暖炉。

“可不是,大人回来得比较晚,为了不吵醒您,连热食都没让人往屋里送。”

自从肖鹤鸣战场受伤住进蔡雅的院子之后,肖鹤鸣就没有会过自己的院子,管事直接就让人将肖鹤鸣的东西给搬到了蔡雅的院子里。

这不知不觉,两人同床共枕就有一段时间了,一开始是抱着方便照顾病人,后来慢慢的居然就习惯了。

加上肖鹤鸣睡觉特别规矩,有时候蔡雅自己醒来早一些,看到自己的腿压在对方身上还极其不好意思。

只是睡着之后的人哪里受控制,不过肖鹤鸣从未说